5月29日,重现一代西南联大学子南迁云南求学问道、读书报国青春记忆的纪录电影《九零后》在全国院线上映,网友无不感动,纷纷点赞并互动留言,“致敬最牛的一批90后”“永远的少年”“90后的青春岁月,勇敢坚定激昂”“读书的种子,文化传承者”······《九零后》是一部“青春片”,那一代人的青春,因为受了战争的影响,是特殊年代的青春。然而,苦难的岁月丝毫不影响他们青春的亮丽,甚至他们的青春有更高的质量和更长远的生命力。
西南联大短短几年,却为国家培养和输送了一批大师级人才。他们历经磨难,铸就赤城之心,每一个人的故事都令人敬畏,也给我们无尽力量。算学系教授华罗庚在自述中描述了当时的生活场景,阴暗在宿舍里臭虫藏掖,晚上一灯如豆,所谓灯,乃是一个破香烟罐子,放上一个油盏,摘些棉花做灯芯。为了省油,芯子捻得小小在······即便这般艰苦,学生还是埋头读书,先生仍旧苦心钻研。经济困窘时,大物理学家赵忠尧白天研究正负电子湮没辐射,夜晚挑灯做肥皂卖。周培源先生每天清早不到5点,起床刷牙喂马,光着两只脚到滇池挑水来维持基本生活。在此艰苦在环境中写出了《湍流论》作为国际湍流模式奠基性著作······直到1946年7月,西南联大结束抗战使命,北返平津。办学八载,弦歌不辍,积淀为中国教育史里最为宝贵在精神财富给养传承给后代。心中有火,脚下有梦,感受到这群眼里有光、心中有信念始终年轻,永远年轻。
时光的河流中,一群人的执着,终于迎来了一项项期待的成果。至新中国成立70周年,我国爆炸力学取得了历史性突破。漫漫求索之路,我们不能忘记93岁高龄郑哲敏,自始至终将青春埋首于科研一线。文坛老将马识途以105岁高龄处变不惊,乐观豁达地心态默默耕耘文坛赤心。封笔之前,不忘创作《夜谭续记》,弥补了呼之欲出一搁三十年的夜谭空白,面对病魔第二度入侵他的身体,在担忧创作半途而废之际,马识途愤而思《史记》的司马迁,以此来激励穷经皓首,发愤而作。他的生活字典里没有“投降”二字,战胜病魔,奋力完成著作······一缕缕的不问收获,只管耕耘的热血贡献,承载着青春的梦想,依旧如火如荼。
这群“九零后”在艰苦环境中坚毅求学,在国家建设中勇担重任,在立德树人中传承精神,为我们树立了榜样,设定了标尺。影片回首了他们难忘的求学时光,带我们回到那个战火纷飞、群星闪耀在年代。这部片子之所以打动人心,关键在于其浓厚的生命张力,就如同网友评论的那般,“心神往之的一段历史,务实又浪漫,艰苦而又活泼,大师星布,浩篇充栋。”“有爱国主义,有书生情怀,有高山仰止,也有人间烟火。”对于我们现在的年轻人而言,我们处在最好的时代,也需要将青春锤炼成最鲜活的模样。如果你还在纠结“躺平”,不妨来看看这群可爱可敬的“九零后”,看到他们,我们还有什么理由不站起来,不跑起来呢?
稿源:荆楚网
作者:李雪雷(湖北武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