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注我们
荆楚网 > 评论 > 东湖观点

【中国共产党百年长江情·红色篇】30余字遗书饱含家国情

发布时间:2021年06月08日21:56 来源: 荆楚网

“湘水荡荡不尽流,多少血泪多少仇?雪耻需倾洞庭水,爱国岂能怕挂头!”1916年,年仅15岁的郭亮在长沙街头目睹被害革命党人的头颅,悲愤地写下了这首诗。

郭亮。笔者摄于八七会议旧址

1921年,20岁的郭亮在毛泽东的介绍下加入了中国共产党。1922年5月,郭亮任中共湘区执行委员会委员,分管粤汉铁路岳州站工人运动,并建立了岳州站党支部。1927年4月,郭亮在党的五次全国代表大会上被选为中央委员,之后,他曾代理中共湖南省委书记,并于同年12月任中共湖北省委书记。1928年1月任中共湘鄂赣边区特委书记。在这期间,郭亮为中国的革命事业舍生忘死,英勇奋斗。1928年3月27日,由于叛徒告密,郭亮在岳阳被捕,于第二天押送长沙,或者是敌人实在过于惧怕他,仅仅过了两天,就将他秘密杀害于长沙司门口前坪,当时,郭亮年仅27岁。

一颗红星就这样陨落了,但在陨落前,这颗红星不忘燃烧了自己最后的能量,播下了一枚小火种——给妻子李灿英写的一封遗书:“灿英吾爱:亮东奔西走,无家无国,我事毕矣!望善抚吾儿,以继余志。此嘱。临死日 郭亮”。

郭亮遗书。图片来源:中共贵州省纪律检查委员会官网

泛黄的纸张上,匆匆写就的30余字,凝聚了一位革命者,同时也是一位丈夫、一位父亲对国对家的深情和厚意,让人感受到年仅27岁的共产党人大无畏的革命精神和至死不渝的忠诚。秋瑾赴死曾写下:“我此番赴死是为革命,死并非不足惧,亦并非不足惜,但牺牲之快、之烈,牺牲之价值,竟让我这一刻自心底,喜极而泣”,秋瑾在郭亮的影响下,也不惧牺牲。

“善抚吾儿,以继余志”,郭亮临死前最忘不了的还是自己的妻子儿女,他是多么珍视她们、希望她们好,也希望她们继承自己的志向。

“湘水荡荡不尽流”,就是因为有许许多多如郭亮这般为革命事业甘于奉献的共产党人,将自己的革命理想薪火传承,使得革命事业如荡荡湘水一般“不尽流”,如星火燎原一般照耀中国。这就是共产党人的意志,这就是共产党人的信念!

稿源:荆楚网

作者:李玉懋(湖北省社会科学院马研所 硕士研究生)

【责任编辑:伍佳佳】

Copyright © 2001-2024 湖北荆楚网络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

营业执照增值电信业务许可证互联网出版机构网络视听节目许可证广播电视节目许可证

关于我们 - 版权声明 - 合作咨询

版权为 荆楚网 www.cnhubei.com 所有 未经同意不得复制或镜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