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汉居中独厚,是中国经济地理中心,从汉口开埠、张之洞督鄂,到新中国的工业基地,无不书写着“华中重镇”的辉煌。近年来,随着武汉城市竞争力和城市能级的快速提升,肩负国家战略使命的武汉定会在引领区域发展、参与国际竞争、代表国家形象等方面书写更加辉煌的新篇章。
2020年4月12日,武汉市武昌蛇山上春意盎然,一列动车组从黄鹤楼旁边经过。 湖北日报全媒记者 陈勇 摄
昔日辉煌印记:华中重镇
武汉是内地最大的交通枢纽,江汉交汇使得长江水系航道“内联九省、外通海疆”,处于铁路大动脉的东西南北之“中”,由于较好的通达性,武汉与全国各地有着广泛的商业往来,成为实至名归的华中重镇。
随着洋务运动的兴起,湖广总督张之洞首先在武汉兴办了军工和民用的近代化工业,汉阳铁厂、湖北枪炮厂声名显赫。20世纪初叶的10年间,汉口成为中国第二大对外通商口岸,第二大金融中心和工商业都会,形成“驾乎津门、直逼沪上”之势,“东方芝加哥”名扬四海。武昌辛亥革命首义,全国各地纷起响应,一举推翻了满清王朝的封建统治,武汉一度成为全国的政治与军事中心。
洋务运动时期张之洞在汉阳筹建的汉阳铁厂。长江日报记者 陈卓 翻拍
清末和民国时期,武汉经济位居亚洲前列。新中国成立后,作为国家重点建设城市的武汉,一批批重大项目相继落户,武钢、武重、武锅、武船等“武”字头企业陆续建成。“武汉制造”大到船舶、桥梁,小到皮鞋、手表、螺钉等享誉全国,支撑着武汉经济长期位居国内前四位,仅次于上海、北京、天津,极大地提升了武汉的经济地位和城市实力。
明末清初的武汉三镇全景。汉口成为“楚中第一繁盛”,享有“九省通衢”美誉。长江日报记者 陈卓 翻拍
乘风破浪再出发:努力建设国家中心城市
1978年十一届三中全会拉开了中国改革开放的大幕,武汉铁工厂(武汉洗衣机厂的前身)开始研制洗衣机,随后,荷花洗衣机和长江音响、莺歌彩电等武汉家电品牌一起叫响大江南北。随着改革开放全面提速,大武汉的“汽车时代”到来,东风领衔的汽车产业逐渐成为“武汉制造”的旗手。
口岸是武汉对外开放的窗口,1991年,武汉港获批一类水运口岸。1992年,武汉市被批准为沿江对外开放城市。1995年,天河机场被确定为国际机场。2012年,第一趟中欧班列在武汉铁路中心站试运行,打通了通往欧洲的陆上通道。时至今日,武汉现已形成水陆空并举、布局合理、指定口岸种类齐全、全方位对外开放的口岸格局。
2018年,中欧(武汉)班列军运会主题列车“兵兵号”从武汉临空港经济技术开发区(东西湖区)中铁联集武汉中心站发车,沿着“丝路”大通道,驶向德国汉堡。图片来源:人民日报
2004年,“促进中部地区崛起”提升为国家战略,武汉加速从老工业基地向先进制造业基地转型。2014年,武汉GDP首次进入万亿俱乐部。2016年,国家明确支持武汉建设国家中心城市。2017年,国家发改委复函,明确要求武汉以全国经济中心、高水平科技创新中心、商贸物流中心和国际交往中心等为支撑,加快建成国家中心城市。2018年,武汉进入全球城市经济竞争力前50强。2020年,抗疫保卫战、防汛保卫战、疫后复苏保卫战“三战并举”,经济总量位居全国城市前十,稳住了经济基本盘。
2021年4月4日夜,汉街人头攒动,市民游客人流如潮,武汉的商业旅游快速恢复。 湖北日报全媒记者 梅涛 摄
《武汉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提出,武汉将锚定国家中心城市、长江经济带核心城市、国际化大都市总体定位,加快打造全国经济中心、国家科技创新中心、国家商贸物流中心、国际交往中心和区域金融中心,努力建设现代化大武汉。美好蓝图已绘就,乘风破浪再出发,“敢为天下先”的武汉在建设国家中心城市的道路上定会彰显担当、重拾荣光。
稿源:荆楚网
作者:徐峰(湖北省社会科学院财贸所 副研究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