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注我们
荆楚网 > 新闻频道 > 评论 > 东湖观点

【中国共产党百年长江情·弄潮篇】奉献与自强:三峡百万大移民

发布时间:2021年07月06日15:30 来源: 荆楚网

三峡工程,举世瞩目;水库建设百万移民,史无前例。围绕三峡建设,中国累计搬迁安置移民超百万,如此大规模外迁移民是三峡工程的首创,没有先例可循。党中央以其非凡的协调组织能力、百万移民以可贵的奉献和自强精神,在世界面前亮出了“中国奇迹”。

三峡大坝。湖北日报全媒记者 陈勇 摄

上下一心破解移民难题

1992年4月3日,全国人大通过建设三峡工程的决议。作为一项国运所系的重大水利枢纽工程,三峡工程除了建设任务外,最艰巨的就是淹没区的“百万大移民”。上百万人告别故土重新安置,数千万平方米的房屋被拆除,上千家工矿企业进行迁建,几十万亩农田被淹……能否完成这一规模空前的行动,考验着三峡工程的成败,更考验着中国。

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三峡移民工作。为了妥善解决移民搬迁安置,2001年国务院颁布《长江三峡工程建设移民条例》,制定了“开发性移民”方针,力求实现在移民中发展,在发展中移民,确保移民“搬得出、稳得住、逐步能致富”。

“百万大移民”同样牵动着全国人民的心。全国20多个省市、50多个部委的对口支援行动迅速展开,截至2006年三峡大坝全线建成之时,对口支援已为库区引入资金近244亿元,实施各类合作项目近2900个,全国11个省市先后接收安置外迁移民16万多人。

走出夔门天地宽,再建美好新家园。图片来源:中国政府网

自我奉献创造水利奇迹

“截断巫山云雨,高峡出平湖”,三峡工程是一座历史丰碑,三峡移民则是托起这座丰碑的基石。

听惯了家乡的号子,看惯了江上的白帆,三峡儿女祖祖辈辈生活在长江边,都说故土难离,然而,为了支持三峡工程,百万三峡儿女“舍小家,为国家”,做出了移民搬迁的抉择。正是百万群众的无私奉献,有力支持了三峡工程建设顺利进行,确保了工程各项效益如期实现,换来了三峡库区经济社会凤凰涅槃。

许多的移民在搬迁时,总是要带走一些自己用惯的农具,吃惯的辣椒,牵顺的耕牛……这些普普通通的东西,凝结了三峡移民艰苦奋斗的坚强品格,也包含着三峡移民勤俭淳朴,迁往新家再创新业的决心和信心。

自强不息开辟崭新天地

移民们含着泪水辞别旧家,又用辛勤的汗水建设新家,用自强不息的精神开创出生活的新天地。

湖北三峡库区的秭归县郭家坝镇的邓家坡村,905户人家2678人,家家种脐橙,并凭脐橙这一种水果实现了振兴,户均收入超过10万元,成为湖北省第一个年收入过亿元的脐橙专业村。图片来源:重庆日报

三峡大坝建成后,秭归成为全国唯一一个全年均可产橙子的产区,在秭归县郭家坝镇邓家坡村,在2017年已有80%的移民户收入达10万元以上,10%的移民户收入超过40万元,成为湖北省首个脐橙亿元村。作为三峡库区最大移民城市,重庆万州近年来按照“生态产业化,产业生态化”的发展思路,大力发展水果、苗木、乡村旅游等生态产业,在改善生态环境的同时,帮助当地群众增收致富。

百万移民在重建家园中迸发出来的艰苦创业的拼搏精神,是我们民族勤劳勇敢、自强不息精神在社会主义建设中的集中体现,三峡百万移民的奉献与自强精神将永远留在人们心中。

稿源:荆楚网

作者:赵宁(湖北省社会科学院中部发展所 副研究员)

【纠错】编辑:廖逢倩

Copyright © 2001-2024 湖北荆楚网络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

营业执照增值电信业务许可证互联网出版机构网络视听节目许可证广播电视节目许可证

关于我们 - 版权声明 - 合作咨询

版权为 荆楚网 www.cnhubei.com 所有 未经同意不得复制或镜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