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代中国是一个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一大批有识之士和先进分子愤然而起,在前仆后继的探索中寻找改变困局的良方。五四运动之后,先进知识分子逐渐觉醒,从迷茫走向清晰,从彷徨走向坚定,成为传播马克思主义的中坚力量。
1919年5月4日,“五四”运动爆发。北京大学等13所大专学校3000多人在天安门前集会,随后举行示威游行。北京学生的爱国运动,得到了各地青年学生和人民群众的同情和支持,学生爱国运动的烈火迅速燃遍全国,发展成为全国性的反帝爱国运动。这是当时北京大学学生的游行队伍(资料照片)。新华社发
觅出路:从困惑彷徨到坚定选择
在改变近代中国困局的尝试中,无论是义和团等流血的革命,还是君主立宪等改良的运动,最后都终归于失败。辛亥革命虽然推翻了清王朝,但国家四分五裂,人民更加困苦不堪。先进知识分子深刻认识到,地方军阀中的许多领导人并没有真正的革命觉悟,他们的斗争往往具有投机性。中国革命的出路究竟何在?正在中国进步青年迷茫彷徨的时候,1917年,俄国十月革命爆发,湖北地区恽代英、董必武、陈潭秋、李汉俊、黄负生、包惠僧、刘仁静、林育南等一批先进知识分子走在民族觉醒的前列,成为中国早期马克思主义者。
董必武(右二)率中共湖北省委成员参加在武汉举行的抗日集会。八路军武汉办事处旧址纪念馆供图
湖北地区先进知识分子中,一部分是从近代旧知识分子转变而来,接受过传统教育,大多参加过武昌辛亥革命等旧民主主义革命,对旧革命道路的弊端有较为深刻的反省,企盼革命新途,现在转变成为有先进思想的知识分子,如董必武、刘伯垂、张国恩等。另一部分是新式知识分子,基本上是从一开始在新式学校接受新知识成长起来的一代青年,他们思维活跃、革命觉悟高,易于接受各种新思想,如恽代英、陈潭秋、林育南、刘仁静等是他们中的佼佼者。这些先进知识分子向工人、学生等传播马克思主义,传播先进革命思想。武汉成为继北京、上海后全国第三个马克思主义在中国传播的主阵地,这与武汉先进知识分子的努力密不可分。
兴学校:弃旧图新培养革命人才
不破不立。湖北地区先进知识分子决定从思想教育开始着手,通过办学来唤醒民众,传播进步思想。被斯诺誉为“共产党里的学者”的董必武先生,为筹办学校,倾注了大量心血和精力,迎难而上一一解决资金、校舍、教员等问题。1920 年春,董必武等先进知识分子筹办的私立武汉中学校开学,以“朴诚勇毅”作为校训,意为朴素、忠诚、勇敢和毅力恒心,这反映出了一种革命精神。在这所学校,教员非常注重对学生思想上的教育,将革命的思想和革命的理论融入教学,他们弃旧书、选新书,率先采用文言文和白话文两种语言教学。他们倡导男女平等,强调学生应阅读进步报刊书籍,启发学生学习五四运动带来的新思潮。武汉中学的办学宗旨和教学方式,为党培养了一大批革命青年,许多师生从这里走上了革命道路。
武汉中学校史馆里,董必武回忆办学经历的手稿。湖北日报全媒记者 周志兵 摄
办书社:以书为媒启发新思想
“人读群书明真理”。为启发提高工人和革命青年的觉悟,方便武汉各界进步人士阅读进步书刊,学习新文化,接受新思想,恽代英等人在武昌横街头 18 号创办了利群书社。书社规定,“无论是否买书的人,可以在营业处所观览”,恽代英的学生吴化之回忆说:“来书社的读者有钱买书的,我们欢迎,穷苦青年没钱买书,同样让他们自由阅读……”足见其设立初衷并非为了营利,而是为了推广新文化,宣传新思想。
恽代英等人于“五四”运动前后,在湖北组织了互助社、利群书社和共存社。图为1918年6月19日互助社部分成员在武昌合影。前排左三为恽代英。 (资料图)图片来源:中国青年网
在这里,湖北地区许多有志匡时济世的知识分子和进步青年以“书”为媒,研读了《晨报》、《新青年》、《湘江评论》、《星期评论》、《时事新报》等进步报刊以及《共产党宣言》、《社会主义从空想到科学的发展》、《资本论入门》、《社会发展史》等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探求革命真理。利群书社主要出售的报刊刊登了许多有关马克思主义的文章,如1919年《新青年》月刊第六卷第五号开设“马克思研究所”专栏。毛泽东主编的《湘江评论》,被评论为“歌颂十月革命,宣传马克思列宁主义,成为当时国内最有影响力、见解最新的刊物之一。”大批进步青年通过利群书社学习马克思主义,信仰马克思主义,从而走上了革命道路。
稿源:荆楚网
作者:周叶婷(中共武汉市委党校副教授,理论中心副主任,编辑部负责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