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注我们
荆楚网 > 评论 > 东湖观点

东湖评论:无臂青年拼出有为青春

发布时间:2021年07月10日17:43 来源: 荆楚网

7月9日下午,无臂男孩彭超如愿收到同济大学研究生录取通知书,他将开启在同济法学院研究生的学习生活。无臂青年为心中的梦想艰难拼搏,他们的励志人生让人泪目,他们的奋斗精神令人鼓舞。无臂青年的成功在于有备而来,在于旷日持久的坚持,在于坚忍不拔的意志。

没有比失去双臂更痛苦的了。人的工作、生活都离不开双臂,可现实生活中,因各种原因,一些人失去了双臂,这给他们带来常人想象不到的挑战。但是,这些青年人不妥协、不埋怨,而是选择做生活的强者。譬如彭超,小时候因触电失去双臂,但他坚持锻炼双脚,用脚写字、洗脸刷牙、洗衣做饭,尤其是坚持学习,渐渐做到生活自理。他2015年考入四川大学法学院,曾考研究生失利,今年再考成功。彭超还参加了《中国诗词大会》,并荣获“全国自强模范”。这些青年身上都有共同的品质,永远不言败,敢于拼搏,这种精神品格鼓舞着更多人勇往直前。

做生活的强者,必须有备而来,通过自我磨砺,炼就过硬本领。对普通人来说,要想很快胜任工作,练好基本功,周而复始便可以了。而对于无臂青年,在完成生活自理的基础上,还必须付出更多的汗水,方能练就超常本领,才能更好的解决生活难题,最终收获精彩。譬如,1980年出生的刘斌,失去双臂后毫不气馁,通过养羊带领家人走上致富路,入选《中国好人榜》;湖北阳新28岁的无臂青年邢海,从摆小摊开始创业,经常资助贫困大学生,疫情期间还为居家隔离的村民运输生活物质;无臂青年陈建坚持单脚站立,用脚拿笔,学习书法,可几小时稳稳书写,其作品被《徐悲鸿纪念馆》收藏......心底有梦,眼中有光,足底有力,这些无臂青年用艰辛撑起成功的希望,用梦想打造绚丽的人生,用坚持诠释强者的信仰,用微光照亮无悔的青春。

在为无臂青年喝彩的同时,我们感受到了让他们得以成才的良好环境。同济大学录取了彭超;培训机构给了他们当老师的机会;一些单位录用了无臂青年。社会的善良、大众的善意、国家的优惠政策,让无臂青年有了用武之地,有了施展才华的场所,有了实现抱负的机会。关心关爱无臂青年,彰显了人间有爱、大爱无疆的中华民族传统美德。

习近平总书记说:“幸福都是奋斗出来的。”无臂青年有备而来,他们的励志人生令人感佩、让人振奋。做奋斗者,做有为青年,无愧青春,奋进人生,早已成为新时代“后浪”的典型特征,并激励着千千万万青年奋勇前行。

来源:荆楚网

作者:罗星航(湖北荆州)

【责任编辑:伍佳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