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注我们
荆楚网 > 评论 > 东湖观点

【大学生评论大赛】论文破“唯”,为科研者提供更多可能

发布时间:2021年07月21日16:33 来源: 荆楚网 ​

为深入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的《深化新时代教育评价改革总体方案》,教育部印发《关于破除高校哲学社会科学研究评价中“唯论文”不良导向的若干意见》(以下简称《意见》),划出“十不得”底线,要求各地高校就“唯论文”问题进行专项整治。

《意见》出台后,得到不少高校教师的肯定。“唯论文”问题的长期存在,一直饱受高校和科研界诟病,这项《意见》的出台,表明我国正致力于走向“学术大国”。已有不少评论认为,这次整治要破的不是“论文”,而是“唯”。论文作为学术界“硬通货”,在全国乃至全球范围内都受到重点关注,这无可厚非,但论文不应作为唯一的评价指标。给论文套上“唯”的帽子,学术评价就容易发生异化。从看质量转向看数量,从潜心研究到追赶时效,甚至萌生抄袭、代写、非法买卖论文等学术异化现象,必须从源头上予以破“唯”,采取“多维”的科研评价体系。

当然,科研人员有追求是好事,一定程度上可以激发干事热情。而我们需要开辟的,其实是一种单一竞争退出机制,更准确的说,是能够退出无谓竞争,选辟其他道路的可能。在“唯”的控制下,所谓“高效”、“正确”的道路受到限制,大家都在这一条路上挤破头,也就无心潜心研究,更不敢硬啃“硬骨头、”擅闯“无人区”。破“唯”能够较大程度地解开这种束缚,为科研者提供更多可能性,从而潜心投入高质量、有意义的研究。

不破不立,《意见》缩小了“唯论文”的生存空间,对论文的质量要求更高,同时也为科研工作者展示才华提供了多种选择。从这个角度来看,是可以很好的净化学术风气,优化学术生态。同时,更为重要的是,在破除“唯论文”中建立多元专业评价体系,让这个体系发挥积极作用,从而推动高等学校回归科研初心。期待科研工作者能更好地结合实际和社会发展所需,把论文写在祖国的大地上,让科研成果“飞入寻常百姓家”。

来源:荆楚网

作者:唐榕佳(福建师范大学)

【责任编辑:伍佳佳】

Copyright © 2001-2023 湖北荆楚网络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

营业执照增值电信业务许可证互联网出版机构网络视听节目许可证广播电视节目许可证

关于我们 - 版权声明 - 广告服务

版权为 荆楚网 www.cnhubei.com 所有 未经同意不得复制或镜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