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季到来,气温逐渐升高,溺水高发期也随之而来。仅以今年7月为例,据媒体公开报道,江西、河北、广西等地发生了多起儿童溺亡事件,令人痛心、发人深省。
据“中国消防”披露,溺水是导致我国1岁至14岁青少年儿童非正常死亡的“头号杀手”,占儿童意外死亡事件的57%。长期以来,“防溺水”安全教育已经成为老生常谈的话题,每年暑期必会成为各个学校以及相关教育部门主抓的重点工作。老师苦口婆心,家长千叮万嘱,为何依旧无法避免溺水事故发生?反思学生溺亡事故,其实是不少软肋叠加溢出效应使然。要从根本上解决溺水问题,必须紧紧盯住防溺水软肋,织牢防溺水安全教育“防护网”。
在湖北秭归,当地教育局充分结合志愿服务工作,利用“爱心护学”志愿服务队,组织教师对所辖河流、水库、堰塘、水池、建筑工地、废弃水池等易发溺水事故地方进行清查并建立台账,实地走访临水学生家庭、单亲学生家庭、留守儿童家庭宣传防溺水安全教育知识,针对不同家庭特点,多角度、多层次、多形式宣传防溺水安全教育。同时,以新媒体平台为媒介,通过微信公众号、抖音、微博、家校联络群等线上宣传方式,利用真实案例、漫画、音频、视频等形式打通防溺水宣传教育与群众的通道,让青少年能接受、能理解、能记住,增强安全意识,形成珍爱生命,预防溺水,大家在行动的良好氛围。
如何织牢防溺水安全教育的防护网,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如何让安全教育能“入脑入心”,我们可以根据青少年的心理发展特点,改变以往刻板的说教模式,疏通他们内心抗拒的情绪,通过组织观看科普防溺水知识的动画短视频、真人案例等,以更加生动立体、诙谐幽默的方式,展现防溺水安全教育的重要性及溺水事故的严重性和不可挽回性。通过组织开展防溺水应急演练的方式,让孩子们真切的参与其中,亲身参与、感受、感悟,将安全宣传手册里的方法,在现实中进行实践,增强学生们的安全意识,以及自救和互救能力。同时,还要倡导广大群众能对青少年多一份关心和关注,在发现有孩子企图去危险水域活动时,及时劝阻,或当发现溺水事故正在发生时,及时报警、呼救,在确保自身安全的前提下施以援手。
亡羊补牢,未为晚矣。织密防溺水安全教育“防护网”我们还需再加把劲,只有各方各司其职,全社会参与形成合力,才能减少甚至避免悲剧发生。
来源:荆楚网
作者:韩余磊(湖北宜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