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注我们
荆楚网 > 评论 > 东湖观点

【地评线】东湖评论:推进职业教育发展,培养大国能工巧匠

发布时间:2021年09月04日23:59 来源: 荆楚网

近年来,随着发展职业教育、培养大国工匠成为一项国家战略,职业院校逐渐成为不少打工子弟的重要选择,通过习得一技之长立足社会,他们中甚至不断涌现出行业顶尖人才,有人成为了岗位能手、创业偶像、大国工匠。

长期以来,“学技能、当工人”的职业荣誉感不强。产业工人的薪资待遇低,体力劳动强,职业晋升渠道不畅,导致大量年轻人择业观发生偏差,认为“只坐办公室,不下车间”才是成才目标。据《工人日报》2021年9月3日报道,我国技能劳动者占就业人口总量仅为26%,高技能人才仅占技能人才总量的28%,到2025年我国制造业重点领域人才需求缺口近3000万人。这说明,职业教育还需要进一步发展,吸引更多的年轻人加入。

增强技能人才的职业荣誉感,提高产业工人的身份认同感迫在眉捷。每个岗位配备最合适的人才,每名人才选择最适合的岗位,才能更好地推进工作。“三百六十行,行行出状元”,引导劳动者特别是青年一代转变就业观念,立志技能成才、技能报国。对业绩突出的高技能人才和技术领军人物给予更高待遇,畅通技能人才晋升机制,吸引更多年轻人加入技能人才队伍,传承我国的优秀制造工艺,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贡献力量。

技能人才是支撑中国制造、中国创造的重要基础,对推动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具有重要作用。2021年6月30日,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印发《“技能中国行动”实施方案》。方案明确提出,通过实施技能中国行动,“十四五”期间,实现新增技能人才4000万人以上,技能人才占就业人员比例达到30%。通过实施技能中国行动,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提供技能人才保障。

技能型人才的培育有助于弘扬和传承“工匠精神”。工匠,曾是中国人数千年日常生活中须臾不可离的职业,木匠、铁匠、石匠等手工匠人以精湛技艺在人民生活中打下底色。中国历来不乏“大国工匠”,古有木匠祖师爷鲁班、《天工开物》创作者宋应星,今有四创世界纪录的80后“桥吊状元”张彦、高铁焊接大师李万君等。他们的手,有毫厘千钧之力;他们的眼,有秋毫不放之工。他们兢兢业业,让平凡有了梦想的温度;他们精益求精,用执着追上灵魂的脚步。他们是“中国制造”的时代精神。弘扬“工匠精神”,培育具有“做专、做精、做细、做实”的作风,有精益求精、推陈出新精神的技能型人才,才能做出“人无我有、人有我优、人优我特”的“中国制造”,从而带动我们的制造业从中低端走向中高端,推动我国从“制造大国”变为“制造强国”。

人才是核心竞争力,是宝贵资源,是经济社会迈向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支撑。技能人才队伍的发展壮大将助力我国建设制造强国、质量强国、技能中国,为中国制造、中国创造奠定坚实基础,为实现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提供坚实的技能人才保障。

稿源:荆楚网

作者:瞿韵(宜昌夷陵)

【责任编辑:伍佳佳】

Copyright © 2001-2024 湖北荆楚网络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

营业执照增值电信业务许可证互联网出版机构网络视听节目许可证广播电视节目许可证

关于我们 - 版权声明 - 合作咨询

版权为 荆楚网 www.cnhubei.com 所有 未经同意不得复制或镜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