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注我们
荆楚网 > 评论 > 东湖观点

【地评线】东湖评论:中秋时节,莫让月饼“变了味”

发布时间:2021年09月17日20:52 来源: 荆楚网

“八月十五月正圆,中秋月饼香又甜。”月饼不仅仅是一种传统节日糕点,也是一种特殊的传统文化符号,象征着大团圆。中秋佳节将至,各种不同种类的月饼琳琅满目,各大商家更是为了吸引顾客绞尽脑汁,用各色繁复精巧的包装促销,抑或是巧妙利用流量博人眼球。在这些噱头背后,应该警惕不能让月饼“变了味”。

月饼一词,最早收录于南宋吴自牧的《梦梁录》中,在古代最早以祭拜月神的供品出现,随着各地饮食习惯的不同,也逐渐演变出广式、晋式、京式、苏式、潮式、滇式等不同种类的月饼。在物质生活更加丰富的今天,月饼渐渐失去了往日的文化味和仪式感,单纯地变成一种寻常点心。其实月饼不仅在于吃,更在于品。苏东坡曾著“小饼如嚼月,中有酥与饴”,袁枚的《随园食单》也写道:“食之不觉甜而香松柔腻,迥异寻常”,在早期家家户户手工制作月饼的年代,一枚小小的月饼可以包罗万象。对节日的期盼、月饼烤成的喜悦、与家人一起尝饼赏月的温馨,如今都渐渐变得遥远而陌生。虽然月饼的形式、味道有所不同,但古往今来,人们在一枚小小的月饼上所寄托的情思是不变的。对于月饼本身来说,除了弥留舌尖的味道,更值得我们回味的是它所见证的历史、所书写的优秀传统文化以及蕴含于月饼中的亲人之思、乡愁之念。

临近中秋,市场上新出现了以武汉地标为造型图案的中秋糕饼,用黄鹤楼、江汉关、长江大桥、归元禅寺、武昌起义红楼、武汉大学樱花城堡等形象来讲述武汉故事。近日,一名小学生用月饼盒绘制3米长的天宫图致敬宇航员的新闻引人瞩目。在感叹这名小学生心灵手巧之余,也忍不住为她对月饼盒再利用的这种方法点赞。数年以来,市场上月饼过度包装问题同样值得引人深思。能买到的月饼种类越来越多,包装越来越纷繁华丽,人们似乎更在意所买的月饼走亲访友是否“拿得出手”,而忽略了月饼的口感和意义。中秋本该是万家团圆,其乐融融的节日,如今却变成各大商家绞尽脑汁逐利的竞技场,仿佛节日已经成为了一个吸金的契机。月饼的附加价值演化是一个缩影,也是一种警示。许多中国传统节日逐年的过度商业化,不仅会造成同质化商品的泛滥,也会带来文化认同感的缺失。

按照古法,月饼应该全家人分而食之,这其实是由月饼的大小和口感决定的。据《帝京景物略》记载,“饼有径二尺者”,二尺即一米有余,月饼尺寸之大、馅料之足也正好符合了它“分而食之”的初衷。但放在现代,月饼的尺寸小了很多,对于馅料的制作却很少考虑到“一人食”的需求变化。所以很多人因为甜腻和热量饱和而对看似精美的月饼望而生畏,这对于传统糕点来说是一种退步。一方面要保住以月饼为代表的一系列的优秀传统文化载体的文化底蕴,另一方面也要考虑到它的实际价值。作为糕点,更需要在传统工艺中取其精华,弃其糟粕,选择性地与现代人的口感需求相结合,进行改造,使月饼在现代焕发新的活力,才能更好地传达中秋味道。

稿源:荆楚网

作者:赖佳帆(湖北荆州)

【责任编辑:伍佳佳】

Copyright © 2001-2024 湖北荆楚网络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

营业执照增值电信业务许可证互联网出版机构网络视听节目许可证广播电视节目许可证

关于我们 - 版权声明 - 合作咨询

版权为 荆楚网 www.cnhubei.com 所有 未经同意不得复制或镜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