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注我们
荆楚网 > 评论 > 东湖观点

【地评线】东湖评论:禁绝毒品还需凝聚合力久久为功

发布时间:2022年06月27日14:34 来源: 荆楚网

“今年是第几个国际禁毒日?”“请列举两种毒品的类型?”……为广泛传播“健康人生、绿色无毒”理念,在第35个国际禁毒日到来之际,全国各地开展了丰富多彩的禁毒宣传活动,从传播禁毒观念到普及法律知识,从以案释法进校园到现场公开销毁大批毒品,一系列举措和行动既是在呼吁人们珍爱生命、远离毒品,也有助于进一步提升全民禁毒意识和场所戒治成效,增强识毒防毒拒毒的责任感和使命感。

众所周知,毒品是全球公害,是人类共同的敌人。吸食毒品不仅会摧毁个人的身体和意志,破坏家庭幸福,危害他人的人身和财产安全,而且会直接导致和诱发各种犯罪,败坏社会风气,严重威胁社会的政治稳定和经济发展。据《2021年中国毒情形势报告》报告显示,截至2021年底,在各地各部门“清源断流”“集群打零”“净边”“寄递渠道禁毒百日攻坚”等各项禁毒斗争行动下,我国现有吸毒人员同比下降17.5%,新发现吸毒人员同比下降 21.7%,这一数据充分说明:在禁毒高压态势下,我国各类毒品违法犯罪得到有力打击,全社会识毒防毒拒毒共识明显增强,毒情整体向好态势继续得到巩固拓展。

但也要看到,随着时代的迅猛发展,一些不法分子或将毒品伪装成可乐、糖片、跳跳糖、巧克力等常见物品,或利用“互联网+寄递”等非接触方式运输毒品,或通过大数据、5G、云终端等数字化技术完成毒品营销的线上线下交易……新型毒品的隐蔽性、走私贩卖渠道的复杂多样性为禁毒防毒工作增加了一定的难度,对相关职能部门而言更是不小的考验。除毒禁害,功在当代、利在千秋,无论缉毒任务如何艰巨,无论反毒工作如何险难,都理应一以贯之地将禁毒斗争进行到底,从而构筑起社会和谐稳定、人民安居乐业的“坚实壁垒”。

加大宣传防范教育力度,让“远离毒品,珍爱生命”的观念更加深入人心。青少年辨别毒品能力弱、好奇心重、法律意识淡薄,易受不法分子蛊惑,遭受毒品侵害。为此,要以“国际禁毒日”“全民安全日”等系列节日为契机,深入开展禁毒宣传进校园、进社区、进企业,采用影视作品、毒品仿真模型、禁毒宣传画等接地气的形式寓教于乐,引导青少年增强警觉意识、戒备之心,养成健康生活学习习惯,强健体魄、劳逸结合,营造“健康人生,绿色无毒”舆论氛围。

织密禁毒法网,让毒品犯罪无所遁形。禁毒是一场人民战争、总体战争,需要全社会的共同努力。一方面,各级部门要坚持厉行禁毒方针,完善毒品治理体系,依托科普教育基地、互联网和数字化平台的传播效应和震慑力度,利用智能化手段推进禁毒科技创新,形成“以人为本、齐抓共管、主动出击”的长效机制,让禁毒教育“为维护社会和谐稳定、保障人民安居乐业作出新的更大贡献”成为现实。另一方面,要把从业人员、禁毒志愿者、社区工作者等群体纳入以《中华人民共和国禁毒法》为主线普法宣传的全覆盖主体,不断拓宽奖励举报人监督途径、量化奖励办法,完善兜底保障和戒毒康复举措,真正把“铁腕拒毒、依法禁毒”落在日常、抓在当下。

虎门销烟撼天响,铭记历史再出发。禁毒工作关乎国家安危、民族兴衰和人民福祉,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深化禁毒国际合作,凝聚合力、做深做细做实禁毒工作,全民参与、全力动员共创共建共享“无毒生活”,14亿人民群众的家庭生活定会更加幸福美满,国家和民族的未来也必定蓬勃发展、蒸蒸日上。

稿源:荆楚网

作者:付云(襄阳襄州)

责编:詹蔷

【责任编辑:詹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