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中国网络文明大会,于8月28-29日在天津国家会展中心举办。根据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第49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显示,截至2021年12月,我国网民规模达10.32亿,较2020年12月增长4296万,互联网普及率达73.0%。互联网给人们生产生活带来便利的同时,也伴随着一些不文明现象的出现。作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在网络空间的延伸和拓展,加强网络文明建设是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是顺应信息时代潮流、提高社会文明程度的必然要求,是构建和谐社会共同缔造美好精神家园的必然要求。
加强网络文明建设,应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网络强国的重要思想和关于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论述,聚焦新时代网络文明建设目标任务,统筹网络资源全方位、多层次宣传引导,打牢共同思想政治基础。坚持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领导方针、根本任务和基础原则,正确分析互联网及人们网络行为的特点,将思想和特点联合起来,用先进的理论占领网络文化阵地,引导网民提升思想认识和自身道德修养,确保网络文明建设的社会主义方向。同时,应完善互联网法律法规,依法治网,为网络文明建设营造良好的法制环境。我国作为互联网大国和强国,在关系到人类命运的网络安全问题上,应有所作为,也必须有所作为。坚持依法治网、依法办网、依法上网,让互联网在法治轨道上健康运行,对于个人信息、信息泄露、网络虚拟财产予以保护;出台一系列司法解释,阐明相关法律问题;网信办、工信部等部门出台多个相关领域规章制度,对互联网信息搜索、移动互联网应用程序等进行及时依法规范。
加强网络文明建设,充分利用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伦理资源,建设网上文化基地。互联网是文化的载体之一,无论何时,我们都不应疏忽网络中的伦理道德教化引导作用,用人类文明优秀成果滋养网络空间,修复网络生态。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五千年中华文明的智慧结晶,以儒家思想为内核,以修身养性、诚信仁爱、和谐中庸、崇尚正义、注重民本等思想为主要内容,是中华民族的文化血脉和精神命脉,具有永不褪色的时代价值,是中国人独特的精神世界,有百姓日用而不觉的价值观,有关部门可组织专家学者有步骤、有规划地把中华优秀文化成果、伦理道德资源推上网络,用优秀的文化占领网络文化阵地。
加强网络文明建设,发挥网络功能,提升文化自觉增强文化自信。文化自信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内在驱动力,增强互联网环境下的文化自信,是实现网络文化安全的根本方式,是保障社会安全的有效途径,成为中国持续稳定发展的重要战略抉择。发挥好网络的功能,实现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与现代媒体的高度融合,是互联网环境下增强中华民族文化自信的路径选择。建立范围广、层次深、力度强、时效快的全方位立体化传播体系,弘扬主旋律,讲好中国故事,传播好中国声音,在传播方式创新性和舆论导向性等方面下功夫,生产出更多具有中国特色、贴近人性共鸣、人文关怀的精神食粮,使其成为民族文化、先进文化的展示场,主流价值观的主战场,新兴文化交锋的主阵地,塑造良好风貌,增进社会共识,增强中华民族优秀文化的亲和力、感召力和认同感,夯实社会公众的文化自信。
本届网络文明大会紧紧围绕迎接宣传贯彻党的二十大这条主线,以“弘扬时代新风 建设网络文明”为主题,唱响网上主旋律,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团结、凝聚亿万网民,推进网上宣传理念、内容、形式、方法、手段等创新,把握好时度效,团结亿万民众,构建网上网下同心圆,携手共建网络文明,共同缔造美好精神家园。
来源:荆楚网
作者:陈虎(宜昌长阳)
责编:丁楚风
Copyright © 2001-2025 湖北荆楚网络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
互联网新闻信息许可证 42120170001 -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鄂B2-20231273 -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鄂)字第000号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 1706144 -
互联网出版许可证 (鄂)字3号 -
营业执照
鄂ICP备 13000573号-1 鄂公网安备 42010602000206号
版权为 荆楚网 www.cnhubei.com 所有 未经同意不得复制或镜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