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注我们
荆楚网 > 评论 > 东湖观点

【地评线】东湖评论:构建人才集聚“朋友圈”

发布时间:2021年09月29日15:45 来源: 荆楚网

“国家发展靠人才,民族振兴靠人才。”人才是第一资源,是第一生产力,也是推动事业发展、促进社会进步最活跃积极的因素。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人才工作会议上指出:“要用好用活各类人才,对待急需紧缺的特殊人才,要有特殊政策,不要求全责备,不要论资排辈,不要都用一把尺子衡量,让有真才实学的人才英雄有用武之地。”我们必须继承和发扬求贤若渴、珍视人才的优良传统,在广开渠道、厚植沃土、搭建舞台上下功夫,着力构建人才集聚的“朋友圈”,把各方面知识分子凝聚起来,推动形成“揽得天下英才”的喜人局面。

广开“引”的渠道。“不拒众流,方为江海。”党的百年奋斗史,就是一部集聚人才、团结人才、造就人才、壮大人才的历史。当前,我国进入了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向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进军的新征程,我们比历史上任何时期都更加接近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宏伟目标,也比历史上任何时期都更加渴求人才。要拓宽引才国际视野,实行更积极、更开放、更有效的人才引进政策,给那些拥有世界眼光、游刃于时代前沿的创新型、领军型人才“架梯搭桥”,打造具有全球竞争力的人才高地。要健全人才流通机制,打破传统身份、地域、人事关系等束缚,构建人才流动体系网,着力开辟体制内外、上下层级、条块之间人才流动“绿色通道”,实现人才资源充分涌流、人才活力竞相迸发。

厚植“育”的沃土。“试玉要烧三日满,辨才需待七年期。”人才工作,基础在培养,难点也在培养。应当看到,我国拥有世界上规模最大的高等教育体系,有各项事业发展的广阔舞台,完全能够源源不断培养造就大批优秀人才,完全能够培养出大师。要走好人才自主培养之路,高校特别是“双一流”大学要发挥培养基础研究人才主力军作用,全方位谋划基础学科人才培养,建设一批基础学科培养基地,培养高水平复合型人才。要树立长远眼光和战略思维,着眼促进人才供给和需求相适应,探索各行各业的人才成长规律,发挥市场机构、人才工作站等优势,积极创建重点实验室、技术研究中心等平台,建立产学研用结合的协同育人模式,厚植人才成长沃土。

搭建“干”的舞台。“人才因事业而聚,事业因人才而兴。”在人才问题上,最理想的局面是人才辈出、人才济济,人尽其才、才尽其用。马斯洛需求层次理论告诉我们,越是优秀的人才越有较高的自我实现需求,因此给人才搭建干事创业舞台,让他们尽展其才、充分实现自我价值,才能确保人才不断、事业永新。要为各类人才搭建干事创业的平台,构建充分体现知识、技术等创新要素价值的收益分配机制,激励和引导各类人才大施所能、大展才华、大显身手,让事业激励人才,让人才成就事业。要建立以信任为基础的人才使用机制,营造鼓励创新、支持担当、宽容失误、允许试错的良好氛围,消除人才干事创业的后顾之忧,让人才红利加速释放。

稿源:荆楚网

作者:丁恒情(云南保山)

【责任编辑:詹蔷】

Copyright © 2001-2024 湖北荆楚网络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

营业执照增值电信业务许可证互联网出版机构网络视听节目许可证广播电视节目许可证

关于我们 - 版权声明 - 合作咨询

版权为 荆楚网 www.cnhubei.com 所有 未经同意不得复制或镜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