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加强互联网信息服务算法综合治理,促进行业健康有序繁荣发展。近日,国家互联网信息办公室、中央宣传部、教育部、科学技术部、工业和信息化部、公安部、文化和旅游部、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国家广播电视总局等九部委印发了《关于加强互联网信息服务算法综合治理的指导意见》(下称《指导意见》)。《指导意见》计划,将利用三年左右时间,逐步建立治理机制健全、监管体系完善、算法生态规范的算法安全综合治理格局。
近年来,随着网络信息科技的发展,各家互联网企业越来越重视大数据的搜集和利用,大数据的价值也逐渐被发掘利用起来。从最初简单的利用cookies推送个性化广告;到通过网络使用者的各种网络活动给使用者画像,有针对性的推荐个性化内容;直到目前的对个人的知识构成、敏感特质、个性倾向、经济水平、嗜好等都成为一众网络公司搜集的对象。现在有一种观点:“大数据比你更了解自己。”在算法的加持下,个人确实在一定程度上减少了重复搜索、浏览信息的时间,提高了信息搜寻效率,让我们更快更精准的浏览到个人感兴趣的内容。
但是,算法也是一把双刃剑,由于算法难以像媒体编辑一样对信息的质量、真伪、优劣进行有效的鉴别,会导致大量内容重复、低质量、思想不健康、甚至单纯的靠技术优化批量生产的信息被推送给受众,不利于正常的信息传播;同时由于算法根据个人喜好推荐往往会不断压缩受众的信息渠道,长期沉迷其中可能会影响个体的思维习惯、喜怒哀乐,塑造极端人格;更有甚者,在网络身份绑定的前提下,通过信息分发引导、暗示等手段,左右特定个体的行为,诱导特定个体做一些极端的事情。
事实上,大数据作恶已被屡屡曝光,某些网络平台企业为了实现利润最大化,在算法上动起了歪脑筋,大数据杀熟、同服务不同价等情况层出不穷。如佛山电视台于近日播出的《大数据套路多 消委妙招防杀熟!》调查了消费者使用率、关注度较高的携程、飞猪、去哪儿网、同程旅行、美团5个主流旅游平台,组织115位消费者分别对佛山的部分酒店和景点进行在线预订体验。调查结果显示,在经过多次媒体曝光后,“大数据杀熟”问题仍然存在,老用户平均要比新用户多支付更多,平台更倾向对老用户采取“一人一价”“千人千价”的定价策略,不同用户可能都被收取不同的价格。
大数据算法和机器或深度学习,带来的人工智能,越来越影响我们的方方面面,如何正确监管大数据,使大数据技术服务社会,需要更高的管理艺术和更新的管理技术。在此背景下,九部委经过酝酿下发的指导意见如一场及时雨,对整顿算法乱象如一声春雷。使得算法乱象整治有了法规依据,这充分体现了党和国家治理大数据乱象,维护公民合法权益的决心。相信随着《指导意见》的出台,党和政府一定能够做到严格规范大数据收集利用行为,防范算法滥用风险,维护互联网信息服务安全、意识形态安全、社会公平公正和网民合法权益。
稿源:荆楚网
作者:李孟远(武汉新洲区)
Copyright © 2001-2025 湖北荆楚网络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
互联网新闻信息许可证 42120170001 -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鄂B2-20231273 -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鄂)字第00011号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 1706144 -
互联网出版许可证 (鄂)字3号 -
营业执照
鄂ICP备 13000573号-1 鄂公网安备 42010602000206号
版权为 荆楚网 www.cnhubei.com 所有 未经同意不得复制或镜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