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注我们
荆楚网 > 评论 > 东湖观点

【地评线】东湖评论:协同发力助“双减”,让人民教师安心乐业

发布时间:2021年10月25日08:30 来源: 荆楚网

“双减”政策正式出台实施两月有余,根据基础教育“双减”工作监测平台的直报信息,“97.5%的家长对学校新学期减负提质各项措施和成效表示满意,其中六成以上表示非常满意。”“双减”之后,社会普遍看到,学生学习回归到了校园,在家写作业时间短了,课后生活更加丰富多彩了……各学校一系列走实举措带来的改变,让家长和学生有了更多的期待。

“双减”主阵地无疑在学校,而主力军则是教师。两个多月的“双减”不仅给学生和家长带来了改变,也改变了教师的生活。10月18日,北京青年报《“双减”两月:一位90后班主任的“在校一天”》一文,让我们看到90后老师“迎来朝阳、送走晚霞”,从早上七点到晚上六点,脚不沾地连轴转。不难看出“双减”政策给校内教育带来的深层次变化,教师的工作方式与之前不一样了,对自身的要求也更高了。

教师工作时间延长,在岗11个多小时,从学生的课堂教学到看护午饭午休,从作业反馈到课后服务时的家教沟通,班主任的岗位角色要串接起学生一天的学习生活,其脑力、体力的强度可想而知。另外,教师除教学工作外尚有许多隐性工作,同样费时费力。年轻教师尚可勉强应对,然而年龄稍长的教师还需要进一步适应。新政之下,需要老师们根据政策要求,以及所在地域学校特点,灵活安排,尽可能的让老师们有足够的精力。

众所周知,教师是一个需要不断学习提升的职业,面对互联网的飞速发展,信息数字化成为教学之“势”,教师要不断“充电”方能跟上时代步伐。然而一天24小时,在校11小时,回家还要备课、改作业。不少教师有这方面的疑问,如何能腾出时间提升自我,加强学习?这个实际问题,考验的是学校的统筹安排,譬如,可以吸纳社会力量,譬如大学生志愿者、退休教师等,缓解教师压力,同时也给校园带来新鲜元素,也给年轻老师学习优秀退休教师经验的机会。

“师者,传道授业解惑也”,教师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因此,“双减”持续落地,就需要给教师“减负”,让老师们愉快的工作,有更好的提升机会。学校下一步可将教师分为专职教师和教工,专职教师负责教育教学,教工则负责隐性工作,如整理资料,整合资源,填写报表等。学校亦可创新,将教师分为专职班主任和任课教师。另外,学校应组织教师分工合作,组织集体备课,发挥团队力量,发扬集体智慧,形成一套可操作可传承的备课、上课及弹性作业布置流程。教育主管部门可开发“双师课堂”,充分利用AI及互联网技术,开发AI互动课程,挖掘历年优质微课资源,统一部分上课环节,减轻教师备课量。

“双减”不仅仅是学校和老师的事情,因此,教师也要多与家长沟通,取得家长的信任和支持。教育主管部门则应搭建“桥梁”,发动社会力量积极参与,多方努力减轻教师负担,让教师敬业更乐业。所以,“双减”需“政策组合拳”协同发力,才能让惠民政策进一步落地见长效。

稿源:荆楚网

作者:周莹(武汉江汉区)

【责任编辑:范慧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