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中央宣传部、国家广电总局约谈上海、江苏、浙江、湖南广播电视台,对其卫视节目存在的过度娱乐化、追星炒星等问题提出整改要求。对此,网友们纷纷表示支持。许多网友希望这次约谈能彻底纠正电视节目泛娱乐现象,彻底铲除不良风气滋长土壤,还青少年一个风清气正的成长环境。
青少年是国家的未来和希望,价值观的塑造不仅关系青少年自身的成长和发展,而且关系到国家前途和命运。所谓价值观,是人们区分是非、善恶、美丑等方面的标准并指导行为的心理倾向系统。它不仅是个人人格结构的核心,也是社会文化形态的反映。习近平总书记说:“青少年时期是价值观形成和确立的关键时期,抓好这一时期的价值观培育十分重要。这就像穿衣服扣扣子一样,如果第一粒扣子扣错了,剩余的扣子都会扣错。人生的扣子从一开始就要扣好。”诚然,学校和家长作为青少年的教育者和监护者,扮演着为青少年扣“第一粒扣子”的重要角色,而作为引导群众价值观的媒体尤其是传统媒体,也应肩负起构建青少年核心价值观的重任。
其实,无论是传统媒体还是新兴媒体均承担着重大的社会责任,它包括政治责任、道德责任和文化责任。其中政治责任是首要责任。这就要求我们的媒体坚持以正面宣传为主,宣传科学理论,传播先进文化,弘扬社会正气,倡导科学精神,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为全党全国工作大局服务。而文化责任是其重要责任,要求媒体正确引导社会舆论,抵制歪理邪说,弘扬社会正气;传递与传承先进文化,抵制网络低俗、媚俗、庸俗之风,营造健康有益的文化环境。
在这一点上,央视率先垂范,“诗词大会”“国家宝藏”“典籍里的中国”等节目掀起了全民学习传统文化的热潮,“加油向未来”“机智过人”等节目则激发起公众尤其是青少年探索科学的兴趣,“时代楷模发布厅”“榜样”等节目则为全社会尤其是青少年树立了正确的偶像观。同样,河南卫视近几年也频频“出圈”,好评如潮。从春节的《唐宫夜宴》到端午的《洛神水赋》,再到七夕的《龙门金刚》,河南卫视从原来的“卫视小透明”到被外交天团力推到海外社交网站,其影响力大幅提升。显然,河南卫视出圈的背后是其对传媒人责任的坚守。他们对中国传统文化的挖掘,顺应了当下年轻人中流行的国风潮流,其对中华传统文化的宣传就是对青少年最好的教化。
青少年的价值观具有不稳定性和片面性,极易受到外界影响。鉴于此,在大众传媒技术日新月异、对社会影响越来越大的今天,只有我们的媒体自身不迷失方向,树立起一种全新的、前瞻性的责任意识,对青少年传播积极向上的思想启迪与行为指导,方能引导青少年构建正确的价值观,为青少年掌好舵,导好航。
稿源:荆楚网
作者:周莹(武汉江汉区)
Copyright © 2001-2025 湖北荆楚网络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
互联网新闻信息许可证 42120170001 -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鄂B2-20231273 -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鄂)字第00011号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 1706144 -
互联网出版许可证 (鄂)字3号 -
营业执照
鄂ICP备 13000573号-1 鄂公网安备 42010602000206号
版权为 荆楚网 www.cnhubei.com 所有 未经同意不得复制或镜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