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注我们
荆楚网 > 评论 > 东湖观点

【地评线】东湖评论:延续《一个真实的故事》只为美丽中国

发布时间:2021年11月18日00:04 来源: 荆楚网

近日,人民日报《动人的故事感人的力量》讲述一家三代五人与丹顶鹤的生死情缘,由生命守护丹顶鹤事迹创作歌曲《一个真实的故事》还在传唱,凄美歌声中还能仿佛还有当年中国第一位环保烈士徐秀娟的质朴与美丽。从欣赏鹤、喜爱鹤、保护鹤,到濒危动物降级、生物多样化保护,美丽生态中国建设发展成就、经验和办法令世界瞩目、世人关注。

中国第一部生物多样性保护白皮书对生物多样性作出定义,即生物多样性是生物(动物、植物、微生物)与环境形成的生态复合体以及与此相关的各种生态过程的总和,包括生态系统、物种、基因三个层次。大熊猫、麋鹿、朱鹮、长江江豚、雪豹、藏羚羊、亚洲象等濒危动物憨态呆萌、聪慧优雅、威武霸气,有了国宝、精灵、天使、宝石等珍贵名字,与之相处心情开心、愉悦,更寓意着和平、吉祥、智慧、健康、快乐等美好祝福,生活在高原、河流、湿地、冰山、雪谷的濒危物种,已成为我们可信赖的朋友和共存亡的伙伴。

野生大熊猫从1114只到1864只,亚洲象从180只到300只,藏羚羊从2万只到30万只,朱鹮从7只到超过5000只,而头像马、角像鹿、蹄像牛、尾像驴的麋鹿是上世纪八十年代从英国引回的,已从61头发展到三大种群逾8000只野生麋鹿,曾经濒临灭绝的野生动物如今都在逐渐远离灭绝。四十年来我国濒危野生动物保护成绩斐然,也从侧面证明了我国濒危动物保护的方向、方案、方法切实可行,为实现其他濒危动物逐渐降级提供了丰富而又宝贵的经验,也为全球生物多样化保护探索了方向、提供了方案、贡献了智慧。

人类活动干扰,自然环境污染甚至恶化,食物、气候、环境变化都会给生物多样性保护带来困难和挑战。今年世界自然保护联盟“濒危物种红色名录”评估物种近14万个,其中“面临不同程度灭绝危险”物种近4万个占比28%。如果不加以保护,濒危物种的消失速度会加快,甚至永远消失。子孙后代只能通过化石、图片、动画、影视、玩具等看到现在的物种,未来科技创新发展会让消失的物种逼真但也会失真,也会永远失去了亲眼看到、亲密接触的机会。可以想象若干年后,今天的物种会成为留给子孙后代的遗产,而不像恐龙留下遗憾。从这个意义上说,保护濒危物种就是保护生物多样性,就是保护我们难以生存的共同家园。

国家、社会和个人在生物多样性保护中作用有大小,各有重点、各不相同,互为补充又不可或缺。朱鹮出现的地方不准狩猎、砍伐树木、使用农药、开荒放炮,监测引导一路北山的亚洲象回归家园,湖北宜昌打造文创IP“豚宝”江豚保护“志愿圈”,设立三江源、大熊猫、东北虎豹、海南热带雨林、武夷山等国家公园,保护23万平方公里近30%陆域国家重点野生物种。生物多样性保护看似某个国家某些部门的事,其实是全球全人类共同的事。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当人类友好保护自然时,自然的回报是慷慨的;当人类粗暴掠夺自然时,自然的惩罚也是无情的。我们每一个人都希望看到,这个地球青山不老、绿水长流、空气清新,这个世界人与其他物种和谐共生、友好相处,但也需要我们每一个人作出努力、付出贡献。每一个人力量或许微不足道,但如果汇聚起来,势必形成推动全球生物多样性保护的磅礴力量。

稿源:荆楚网

作者:朱大钊(湖北宜昌)

【责任编辑:袁莉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