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7日,由华中师范大学主办的首届“乡村振兴·武汉会议”举行。省内外专家学者围绕“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衔接推进乡村振兴”的主题进行深入研讨。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关键是要找准发展重点,走出一条符合实际的路子。
乡村振兴,因地制宜是基础。要充分发挥地理条件、资源优势,打造特色产业增长极。武汉黄陂杜堂村就立足自身特色山水资源生态,建设了“木兰花乡”这一主导产业,盘活了土地、房屋、山水等乡村资源,释放产业发展用地,由“空心”村庄变美丽景区。恩施洞下槽村致力于打造“茶中有林,林中有景”的特色田园综合体,通过引入合作社、聘请农科院专家、打通外运通道,将茶叶种植向全产业链延展,实现茶农年均增收2万元。不管是发展乡村旅游还是产业经济,乡村振兴都需要立足实际做规划、绘蓝图。
乡村振兴,新业态是关键。要积极培育、推动产业振兴,实现生态与资本融通。湖北充分利用现代科技,创建电商直播间,拓展“绿色”“互联网+”多种行业联合发展的产业经营体系。洪湖藕、恩施玉露、湖北小龙虾、秭归柑橘等农产品广泛进入市场。推动乡村振兴,要充分利用网络平台开辟拓展产品与服务的销售渠道,带动生态旅游、农业、绿色民宿、特色手工艺等产业,形成绿色产业链,培养农民致富能力,激活内生动力。
乡村振兴,党建引领是保证。要充分发挥农村基层党组织领导作用,加快构建乡村治理体系。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办好农村的事情,实现乡村振兴,基层党组织必须坚强,党员队伍必须过硬。”党建引领基层治理,必须建设一支政治过硬、本领过硬、作风过硬的乡村振兴干部队伍,落实全面从严治党,激发基层党建活力,提升党组织组织力。在实践中融入乡村社会,在服务群众、了解当地文化风俗上推出创新举措,提高乡村整体水平,提升农民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和安全感。
全面实施乡村振兴战略要全方位、多渠道协同发展。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是一篇大文章,要统筹谋划,科学推进。”科学把握差异性、注重地域特色,规划先行、精准施策,充分调动群众主动性和创造性,就一定能加快乡村社会的发展,焕发乡村的新气象,实现“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全面振兴。
稿源:荆楚网
作者:肖雨婷(武汉江汉区)
Copyright © 2001-2025 湖北荆楚网络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
互联网新闻信息许可证 42120170001 -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鄂B2-20231273 -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鄂)字第00011号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 1706144 -
互联网出版许可证 (鄂)字3号 -
营业执照
鄂ICP备 13000573号-1 鄂公网安备 42010602000206号
版权为 荆楚网 www.cnhubei.com 所有 未经同意不得复制或镜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