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注我们
荆楚网 > 评论 > 东湖观点

【学党史向未来⑯】“两个确立”以增信 “两个维护”以力行

发布时间:2021年11月23日11:22 来源: 荆楚网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以史为鉴是中华文化的一个重要特征,我们党历来高度注重总结历史经验。”在建党百年之际开展的党史学习教育中,深刻体悟到一个道理:对历史的最好纪念,就是创造新的历史。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胜利召开,把握历史规律、掌握历史主动、总结历史智慧,发出了新时代中国共产党人牢记初心使命、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政治宣言和行动纲领,为学史明理、学史增信、学史崇德、学史力行赋予更为深厚的内蕴、注入更为强劲的动能。

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作出了“两个确立”的重大论断,指出“党确立习近平同志党中央的核心、全党的核心地位,确立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指导地位,反映了全党全军全国各族人民共同心愿,对新时代党和国家事业发展、对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历史进程具有决定性意义”。这是重大历史关头的历史性战略性决策,具有重大现实意义和深远历史意义。学习贯彻十九届六中全会精神,就是要深刻领悟“两个确立”的决定性意义,增强对“两个确立”的政治认同、理论认同、情感认同,把“两个确立”真正转化为坚决做到“两个维护”的思想自觉、政治自觉、行动自觉,真正转化为以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为己任、为党育人为国育才的使命担当、强大动能、奋进力量。

一、深悟“两个确立”,把握“四新”

“两个确立”是深刻总结党的百年奋斗、党的十八大以来伟大实践得出的重大历史结论,是党的十八大以来最大的政治成果、最重要的历史经验,是中华民族复兴进入不可逆转的历史进程的关键所在,是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的根本保障。2016年10月,党的十八届六中全会正式提出“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2017年10月,党的十九大把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确立为党必须长期坚持的指导思想并庄严地写入党章。六中全会用决议的形式作出“两个确立”的重要政治论断,是党和国家事业走向胜利的重要保证。六中全会的一个重大贡献和突出亮点,是对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全新概括和科学阐述,为马克思主义理论宝库增添了新成果。主要体现在“四新”:

理论创立新结论。六中全会明确提出习近平同志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主要创立者的科学结论。

历史地位新坐标。六中全会明确提出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是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二十一世纪马克思主义,是中华文化和中国精神的时代精华,实现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新的飞跃。标定这一思想是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的重大理论成果,标注这一伟大思想在马克思主义发展史、中华文化发展史上的新坐标。

“时代之问”新拓展。 党的十九大提出“从理论和实践结合上系统回答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什么样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怎样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六中全会拓展为“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什么样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怎样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什么样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怎样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建设什么样的长期执政的马克思主义政党、怎样建设长期执政的马克思主义政党”。标志着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得到了进一步丰富和发展。

理论内涵新概括。党的十九大第一次提出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科学概念和基本内涵,概括为“八个明确”“十四个坚持”。六中全会对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核心内容作了进一步概括,并从13个方面分领域归纳了新时代党和国家事业取得的具体成就和其中蕴含的原创性理念和思想。

二、笃信“两个确立”,坚定“三信”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学史增信,就是要增强信仰、信念、信心,这是我们战胜一切强敌、克服一切困难、夺取一切胜利的强大精神力量。”作为教育工作者,学习六中全会精神,我们就是要笃信“两个确立”,坚定“三信”,不断增强做中国人的志气、骨气、底气,自觉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坚定信仰者、忠实实践者。

首先,进一步增强对马克思主义、共产主义的信仰,从党百年奋斗中感悟信仰的力量,始终保持顽强意志,勇敢战胜各种重大困难和严峻挑战。

其次,进一步增强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信念,深刻认识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历史发展的必然结果,是发展中国的必由之路,是经过实践检验的科学真理,始终坚定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

再次,进一步增强对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信心,牢记初心使命、增强必胜信心,坚信我们党一定能够团结带领人民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上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努力创造属于我们这一代人、无愧新时代的历史功绩。

三、笃定“两个维护”,力行“四真”

党的十八大以来,党和国家事业取得历史性成就、发生历史性变革,根本在于有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强领导,有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指引航向。2018年4月,中央政治局常务委员会提出“两个维护”,坚决维护习近平总书记党中央的核心、全党的核心地位,坚决维护党中央权威和集中统一领导。以史为鉴,开创未来,最根本的是坚持党的全面领导特别是党中央集中统一领导,进一步增强全党团结统一的自觉性和坚定性。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学史力行是党史学习教育的落脚点,要把学史明理、学史增信、学史崇德的成果转化为改造主观世界和客观世界的实际行动。”作为教育工作者,学习贯彻六中全会精神,我们就是要笃定“两个维护”,在政治上忠诚核心、思想上紧随核心、行动上捍卫核心,始终在政治立场、政治方向、政治原则、政治道路上同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真学、真懂、真信、真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矢志不渝做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者、传播者、践行者。

学史探寻真理以力行,真正学深弄懂“中国共产党为什么能”“马克思主义为什么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为什么好”“信仰的味道为什么甜”“艰苦奋斗的本色为什么美”“党的靠山和底气为什么强”。

真切锤炼党性以力行,发扬党的光荣传统、赓续红色血脉,用伟大建党精神滋养党性修养,坚定理想信念,胸怀“国之大者”,不断提高政治判断力、政治领悟力、政治执行力。

真诚铸魂育人以力行,始终把人民放在心中最高位置,忠于党和人民的教育事业,用心用情用力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 努力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教育强国。

真实推动发展以力行,把学习党史同推动工作结合起来,坚持求真务实、担当作为,创造性落实党中央决策部署,在为党育人、为国育才上做出无愧于党和人民、无愧于历史和时代的新业绩。

四、恪守“两个维护”,种好“三田”

马克思主义学院担负着马克思主义理论教学、研究、宣传和人才培养的职责使命,加强马克思主义学院建设是一项基础性工程、战略性工程。“马院姓马、在马言马”,马克思主义学院要恪守“两个维护”,坚守“三个本分”,种好“三块田”。

坚守培根铸魂本分,种好“责任田”。习近平总书记讲,要守好一段渠,种好责任田。这块“责任田”就是思政课,思政课是马克思主义学院坚持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铸魂育人的主渠道,要建好思政课,巩固主阵地。“让有理想的人写理想”“让有信仰的人讲信仰”,坚持“知、情、意、行”相统一,锐意改革、全面创优,在政治引导、学理阐释、价值塑造上下功夫,切实提高思政课的理论性、思想性、亲和力和针对性。

坚守立德树人本分,种好“种子田”。要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建强马克思主义理论人才培养培养基地,培养好堪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特别注重培养青年马克思主义学者、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研究生,“以马为梦、以梦为马”,播撒马克思主义的种子。把师德师风作为评价教师队伍素质第一标准,引导广大教师以德立身、以德立学、以德施教、以德育德,做“四有”好老师,在引导青年立大志、明大德、成大才、担大任上下功夫,增强家国情怀、传道情怀、仁爱情怀和使命感、认同感、获得感。

坚守启智润心本分,种好“示范田”。要扎根中国大地,坚持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与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继续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研究,形成具有中国特色、中国风格、中国气派的学科体系、学术体系、话语体系,打造学科发展高地。用心用力用功做好党的创新理论特别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研究阐释、宣传教育,坚持学术化、学理化,扎根研究、示范引领,在创新性、前沿性、针对性上下功夫,推动走深、走心、走实,增强脚力、眼力、脑力、笔力。探索建立党的创新理论“精读精讲”机制,专题式研究、团队式备课、点单式宣讲,用好“理论热点面对面”“百马宣讲行动”“乡村振兴荆楚行”等载体,宣讲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抗疫抗灾、脱贫攻坚、乡村振兴、生态文明建设等最新重要论述,推动党的创新理论“飞入寻常百姓家”。

注:本文系2020年湖北省高校哲学社会科学研究项目(思政课专项)“媒体融合时代高校形势与政策课教学模式研究”(编号:20Z008)之成果。

稿源:荆楚网

作者:程华东(华中农业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党委书记、教授)


【责任编辑:王舒娴】

Copyright © 2001-2025 湖北荆楚网络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

营业执照增值电信业务许可证互联网出版机构网络视听节目许可证广播电视节目许可证

关于我们 - 版权声明 - 合作咨询

版权为 荆楚网 www.cnhubei.com 所有 未经同意不得复制或镜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