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注我们
荆楚网 > 评论 > 东湖观点

【地评线】东湖评论:为基层松绑减负,让服务提质增效

发布时间:2022年09月19日23:23 来源: 荆楚网

日前,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联合印发《关于规范村级组织事务、机制牌子和证明事项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意见》从从减轻村级组织工作事务负担、精简村级工作机制和牌子、改进村级组织出具证明工作三个方面,对减轻村级组织和村干部负担作出制度规定,释放出为基层松绑减负的鲜明信号,有助于让为民服务提质增效。

众所周知,村级组织和村干部一头连着党和政府,一头连着普通百姓,是干群关系最为紧密的“神经末梢”。当前,我国共有493.6万个基层党组织、近310万名村级干部,在巩固脱贫攻坚成果、全面推进乡村全面振兴过程中发挥着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然而,一些诸如村级组织事务职责范围不明确、办事流程不清晰、工作机制不规范等问题日益显现,极大影响了农村基层治理水平。因而,《意见》的出台,既是在进一步为基层松绑减负,也有利于推动广大村级组织、村干部与基层事业同向而行,共同服务村级发展、和谐稳定,不断密切党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

一分部署,九分落实。减负效果好不好,服务效能优不优,基层干部的满意度是最直接的衡量标准。各地各部门当以《意见》出台为契机,从安排部署、健全机制、跟踪落实等多方面综合施策,通过以下看上的方式检验落实情况,推动“一把手”和“关键少数”真抓真改,上下贯通、共同发力;同时,注意以小见大、以点带面,在抓常抓长、落深落细上下足功夫,切实做到真减负、少折腾。如此二者结合,相辅相成,便能让基层干部体验到实实在在减负获得感、幸福感。

下好基层减负一盘棋,在战略布局上落到实处固然重要,也需要注重整合资源,多方合力、共同参与。《意见》提及,力争用两年左右时间,基本实现村级组织承担的工作事务权责明晰、设立的工作机制精简高效、加挂的牌子简约明了、出具的证明依规便民。实现这一目标,一方面需要树立重实干、重实绩的用人导向,精准聚焦负担产生的关键环节,全面检视、靶向纠治,持续为基层松绑减负,营造风清气正的干事创业氛围。另一方面,突出建强村级组织这个关键点,强化基层干部理论武装,选强配准村党组织书记,坚持完善驻村第一书记和工作队制度,鼓励村级组织发展特色产业,带领村民增收致富,才能真正让人民群众更满意、村级发展更快速、基层治理更有效。

为基层松绑减负,不仅在于团结一心、上下联动,更胜在最广泛、最持久的毅力和韧性。当前,湖北全省正在广泛开展美好环境与幸福生活共同缔造活动,宜昌西陵率先推出“横向+纵向”基层治理体系,从持续开展“减证便民”“简证为民”行动,到深化简政放权、大力推进“放管服”改革,再到精简村级工作机制和牌子、改进村级组织出具证明工作……一系列务实有效的举措落地见效,既是引导村级组织发挥主观能动性、干事创业积极性的生动实践,也是拉近基层干部与群众距离、为百姓谋福利的重要体现,有助于推动“共同缔造”活动纵向延伸,持续提高服务成效,更好造福人民群众。

当然,为基层松绑减负,做“减”答题只是第一步。在自上而下的减负工作推进过程中,广大村级组织、村干部也应做到减“数量”而不减“质量”、减“压力”而不减“活力”,努力在服务群众、乡村振兴中“大展拳脚”,共同朝着实现“乡村社会治理有效、充满活力、和谐有序”的目标加速迈进。

稿源:荆楚网

作者:谭金山(宜昌西陵区)

责编:詹蔷

【责任编辑:范慧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