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贯彻落实党中央《关于推动党史学习教育常态化长效化的意见》精神,走好新时代党的群众路线,今年5月中旬,湖北省委决定在全省开展党员干部下基层、察民情、解民忧、暖民心实践活动,目前全省各地正在推进此项工作,获得群众的广泛认可。“民之所忧,我必念之;民之所盼,我必行之。”新时代,改革航船驶入深水险滩,广大党员干部当以“下基层”为出发点、以“察民情”为着力点、以“解民忧”为关键点、以“暖民心”为落脚点,把好“深度”“广度”“力度”“温度”,务求全面精准、真抓实干、主动及时做好群众工作。
以“下基层”为出发点,务求身到心到有“深度”。基层,既是党的政策方针落实落地的“最后一公里”,也是党密切联系人民群众的“联络站”。如果只坐在办公室,既听不到群众呼声,又解决不了实际问题,很容易“白费功夫”,达不到实际效果。要想切实做到“下基层”,党员干部就要坚持应下尽下,把时间和精力真正放到基层一线去,决不能“为下而下”,决不能做“表面文章”,决不能做政绩工程。同时要带着感情深入基层,和群众“坐一条板凳”,强化服务意识,真心实意的为群众办好事、办实事,把实际情况与工作职能相结合,做到真正为群众解决问题,才能以下基层为出发点,真正做到身到心到有“深度”。
以“察民情”为着力点,务求全面精准有“广度”。“知屋漏者在宇下,知政失者在草野。”最贴近人民的地方在基层、党的执政根基在基层、最复杂突出的问题也在基层,如果不与老百姓谈心,不坐在同一条板凳上,就无法真正走进老百姓的生活,就无法发现真正存在的问题。广大党员干部只有沉到田间地头、深入车间班组、走进农家小院中才会发现,老百姓最需要什么、最关心什么、最大的困难是什么,才能以问题为导向,以有深度的调研方式形成问题清单,才能更好地帮助百姓理清发展思路,掌握到最真实的状况,才能以察民情为着力点,真正做到全面精准有“广度”。
以“解民忧”为关键点,务求真抓实干有“力度”。“与其坐而论道,不如起而行之。”通过下基层、察民情,基层情况弄清了,百姓问题查实了,存在问题明了了,但是如果“只记不做、只听不改”,只为了交任务、写报告、列清单,对后续存在的问题不闻不问,“一察了之”,这样只会破坏党和政府在群众心中的形象,丧失政府的公信力。广大党员干部要始终坚持写好“后半篇文章”,把问题清单转换为责任清单,全面压实责任,细化分工,科学提出对策和可操作性的具体建议,以有力度的处理方式解决群众急难愁盼的问题,真正做到把责任清单转化为群众的满意清单、幸福清单,只有沉下心深耕细作,才能以解民忧为关键点,真正做到真抓实干有“力度”。
以“暖民心”为落脚点,务求主动及时有“温度”。“民心所向,政之所往。”我们要坚守共产党人的初心,践行好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人民之所想,即我们之所向。民心向背决定一个国家的兴衰成败,我们党从建立以来,始终坚守为民初心,把为民族谋复兴、为人民谋幸福当做初心使命,这正是我们党保持青春向上的关键之所在。广大党员干部要密切与人民群众的联系,要切实让群众感受到党和政府的关怀和温暖,把党和政府的温暖送到群众心坎上,要从群众身边的小事实事做起,着力解决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要坚决杜绝形式主义、官僚主义,以服务者的姿态为群众解决身边小事,以有温度的工作方式解决群众身边小事,这样才能以“暖民心”为落脚点,真正做到主动及时有“温度”。
“知屋漏者在宇下,知政失者在草野。”基层一线是倾听民心、体察民情、了解民意的重要阵地,广大党员干部要在基层第一线倾听群众的愿望和呼声、汲取群众的智慧和经验,解决问题,推进发展,以实实在在的群众工作成效迎接党的二十大胜利召开。
稿源:荆楚网
作者:熊锋(咸宁通城 )
责编:詹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