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注我们
荆楚网 > 评论 > 东湖观点

东湖评论:将“拍照搜题”APP引向助学正途

发布时间:2021年12月31日18:35 来源: 荆楚网

近日,教育部办公厅印发通知,对加强教育App管理,推动与“双减”政策衔接提出明确要求,对于提供和传播“拍照搜题”等惰化学生思维能力、影响学生独立思考、违背教育教学规律的不良学习方法的作业App,暂时下线;整改到位并经省级教育行政部门审核后,方可恢复备案;未通过审核的,撤销备案。手机一拍,答案就来。如此“神奇”的拍照搜题App,将走向何方?长期以来,应试教育往往是在教学生怎么寻找标准答案,而“拍照搜题”类App就是对此的迎合,禁锢了学生独立思考的能力,扼杀了学生创新的能力,违背了教育的基本规律。

随着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进步,将人工智能技术与教育进行结合产生的教育人工智能发展特别快,“拍照搜题”APP就是教育人工智能的主要应用场景之一,受到社会越来越多的关注。比如,学生放学回家后由于缺乏指导,就利用“拍照搜题”类APP将题目以照片形式传递到云端,短时间内就可以得到正确的答案。这些APP表面上是为学生“提高了学习效率,培养了自主学习能力,减轻了家长辅导压力”;然而 “拍照即得”的答案比较容易诱导一些学生放弃探究和思考,将之演变成“抄作业工具”,不利于对知识的消化吸收,助长自控力较差学生的惰性,并滋长学生养成不劳而获的坏习惯。叶圣陶说:“什么是教育?简单一句话,就是要养成良好习惯。”为此,教育部暂时下线、整改“拍照搜题”类APP,是在保护中小学生独立思考能力,养成正确的作业习惯,确保中小学生成才成长的必要之举,呼应了近年来社会的诉求。

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好的教育,不是直接传授给学生答案,而是给学生获得答案过程和方法,以其发展学生思维、锻炼意志品质、培养创新精神。2010年4月27日,《教育部关于深化基础教育课程改革进一步推进素质教育的意见》进一步明确深化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主要任务之一就是“创设有利于学生积极参与的教学环境,保护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鼓励学生独立思考、主动学习。”无独有偶,2018年12月12日,《教育部关于加强网络学习空间建设与应用的指导意见》也提出要求“创设教育环境,推进教育教学方式变革,培养学生创新思维和创新能力”……教育部发布的一系列文件都在要求教师以不同形式去激发学生独立思考,发展学生的探究能力和创新能力。然而,目前很多中小学生是把“拍照搜题”类APP当成解题“神器”和作业“救星”,学生成了未思考、无探究的“答案搬运工”,妨碍自主学习习惯的养成和惰化思维,无益于学习能力的提升。同时,教师也难以通过作业完成情况来了解学生的真实学习水平,容易造成教学失准、失焦。

“拍照搜题”软件是一把双刃剑,是利弊相生的,究竟是“诲人不倦”还是“毁人不倦”,这就需要我们必须对其予以规范,正本清源,使之趋利避害、扬长避短,将其引向助学的正轨,为培养出具有独立思考能力的优秀学生而助力。软件运营者必须担负起社会责任,提升此类App的综合质量,应该将产品打造成有助于学生学习成长的利器;譬如,开通家长人脸识别认证,满足家长对于拍照搜题的需要问题;拍照搜题在讲题过程尽量提供一种开放性的思路去引导学生思考,消除“寻找答案比解题过程重要”心理;推出“青少年模式”,限制学生每天的使用时长、搜题数量,避免其形成惰性,过度依赖外界工具。老师应该引导学生正确、合理使用此类App,用以促进学生学习。家长也要正确对待和使用“拍照搜题”类APP,尽可能多和孩子一起思考,发挥监督和引导的作用,如此才能使这类App充分发挥辅助功能。

“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 学生做题的过程是对所学知识的“实弹演练”,只有通过自己的“千淘万漉虽辛苦,吹尽狂沙始到金”的过程,才能促进学生带着问题去独立思考,碰撞出思想的火花,学生所获得知识才能够从“入眼”到“入脑”和“入心”。加强“拍照搜题”类APP管理,群策群力,将其引向助学正途,共同帮助中小学生健康快乐成长。

稿源:荆楚网

作者:张帅(武汉江汉区)

【责任编辑:袁莉莉】

Copyright © 2001-2025 湖北荆楚网络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

营业执照增值电信业务许可证互联网出版机构网络视听节目许可证广播电视节目许可证

关于我们 - 版权声明 - 合作咨询

版权为 荆楚网 www.cnhubei.com 所有 未经同意不得复制或镜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