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注我们
荆楚网 > 评论 > 东湖观点

【地评线】东湖评论:做好网信工作 践行新发展理念

发布时间:2022年01月08日23:49 来源: 荆楚网

1月5日至6日,全国网信办主任会议在京召开。当下,互联网已经“飞入寻常百姓家”,网信工作是事关国家安全和发展、事关广大人民群众工作生活的重大战略问题。习近平总书记深刻指出,“网信事业代表着新的生产力和新的发展方向。”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网络强国的重要思想和重要指示精神,就是要深刻认识和准确把握网信工作所处的历史方位、新时代网信工作肩负的历史使命,努力做好“壮大网上主流舆论、提升治网管网能力、筑牢网络安全屏障、加快推进信息惠民”,为新时代网信工作提供根本遵循。

做好网信工作,要坚持正确政治方向。坚持正确的政治方向,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把网络强国战略思想贯穿到网信工作各方面、各环节。作为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网络强国战略思想是我们党不断推进理论创新和实践创新的科学成果。长期坚持贯彻、不断丰富发展网络强国战略思想,我们才能始终沿着正确方向推进网络强国建设;要加强党中央对网信工作的集中统一领导。实践充分证明,把网信工作摆在党和国家事业全局中来谋划,切实加强党的集体统一领导,网信事业发展就有坚强政治保证;要打造一支过硬的干部人才队伍。互联网管理是一项政治性极强的工作,讲政治是对网信部门第一位的要求。网信队伍要不断增强“四个意识”,坚持把党的政治建设摆在首位,自觉维护党中央权威和集中统一领导,自觉在思想上政治上行动上同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把讲政治、懂网络、敢担当、善创新作为重要标准,把好干部真正选出来、用起来,为网信事业发展提供坚强的组织和队伍保障。

做好网信工作,要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如今,科技进步日新月异,互联网、云计算、大数据、人工智能、数字经济、共享经济等现代信息技术深刻改变着人类的思维、生产、生活、学习方式,科学技术为网信事业发展提供了源源不断的动力。做好网信工作,要着力增强人民群众的获得感。要运用大数据促进保障和改善民生,推进“互联网+教育”“互联网+医疗”“互联网+文化”等,让百姓少跑腿、数据多跑路,不断提升公共服务均等化、普惠化、便捷化水平;要坚持问题导向,抓住民生领域的突出矛盾和问题,强化民生服务,弥补民生短板,推进教育、就业、社保、医药卫生、住房、交通等领域大数据普及应用,深度开发各类便民应用;要加强巩固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生态环境领域的大数据运用,为实现乡村振兴助力,为加快改善生态环境助力;要加强人工智能同保障和改善民生的结合,从保障和改善民生、为人民创造美好生活的需要出发,推动人工智能在人们日常工作、学习、生活中的深度运用,形成无时不有、无处不在的智能化环境,不断提升人们的工作效率、学习能力、生活质量,创造更加智能的工作方式和生活方式。

做好网信工作,要营造良好网络环境。在新形势下,坚持正确的舆论导向是净化网络空间的根本。在信息万变的网络里,每天都可以看到不少感人事迹,我们要主动挖掘和宣传身边正能量典型事迹,并积极自发地进行社会化传播,激起人民心中的正义感和幸福感。互联网具有即时性、匿名性等特点,但并非法外之地,在传递正能量的同时,我们还应深入开展净化网络空间工作,建立舆情信息处置机制,及时处理舆情信息,杜绝诸如传播谣言、散布虚假信息、制作传播网络病毒、窥探、传播他人隐私,炒作低俗内容等有害信息滋生蔓延。同时,全社会应该参与其中,营造良好网络环境,让网信事业更好地发挥凝心聚力、成风化人、立德树人的作用。

网信事业的发展,必须坚持一切为了人民、一切依靠人民。我们要以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论述精神为指导,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努力让人民群众在信息化发展中得到更多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全面提高网络安全和信息化工作水平,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提供有力服务、支撑和保障。

稿源:荆楚网

作者:陈虎(宜昌长阳)

【责任编辑:丁楚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