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一则“女儿送52岁父亲大学报到”的新闻登上热搜。“我不想退休后每天打打太极、钓鱼,希望可以活得更充实些,也是想给女儿做个榜样,年轻人更要坚持终身学习。”52岁的鲁新林励志的话语更是让人备受鼓舞。
9月开学季,全国各地大学生纷纷报道,52岁的大学生鲁新林显然是很抢镜的。虽然年龄比一般大学生要大,但他始终没有停止学习,怀着对知识的渴求再次步入大学。或许当初是为了生活很早就步入社会、走向工作岗位,但此刻他实现了梦想,用实际行动践行了终身学习的理念。他只是无数保持求知热情的人群的一个缩影,他的故事也激励着我们应保持学习热情,不断实现突破迈向新的征程。
“在知识经济时代,知识就是财富,就是潜在的生产力。”科技立则民族立,科技强则国家强。习近平总书记高度重视关键核心技术这一“国之重器”,多次强调坚持创新的重要性,不断推动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从马车、驴车到汽车、高铁、飞机,从步话机、小灵通到智能数字电话,从草屋、土房到如今的参天大厦,从“蒸汽时代”、“电气时代”和“信息时代”,人类文明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这些都是科技发展所带来的福利,而科技发展的背后正是知识的传承与积累,从而进行创新、创造。
“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年龄和职业不是我们停止学习、放弃进步的借口,学习的大门永远向我们敞开。爱因斯坦在生命的最后却仍然在不断进行运算;钟老艰辛探索呼吸介入技术40余年,却仍在疫情防控科研攻坚第一线,不断学习、不断探索;北大保安许文龙已取得学士学位。“有识则知学问无尽,不敢以一得自足。”离开了学校,不代表不再汲取知识;走上工作岗位,更不局限于能够胜任工作。俗话说“活到老学到老”,终身学习是一种持之以恒的人生态度,也是让自己不断提升、实现突破的不二法门。譬如,华罗庚读完初中后被迫辍学打工,但凭着他对数学的浓厚兴趣与执着追求,破格招入清华大学图书馆成为馆员,工作期间仍然持续不断地吸收新知识,不断地实现个人突破,最终成为了世界著名的数学大师。
不论是轻车熟路的“老师傅”,还是初出茅庐的“小白菜”,都会有“本领恐慌”的时候,只有树立终身学习理念,不断为自己“充电蓄能”,方能应对形形色色的各种挑战。青年兴则国家兴,青年强则国家强。当代青年生活在中华民族发展的最好时期,物质条件更为优越,发展空间更为富足,在这个幸福的时代,我们必将以“奋斗者”自居,以实干实绩回馈给这个最好的时代。
“故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骐骥一跃,不能十步;驽马十驾,功在不舍。”飞跃的确很难,但结果值得期待;路还很长,现在才刚刚开始;历史终是过往,但未来却充满希望。无论是什么年龄,从事什么工作,知识永不贬值、学习从未过时,此次此刻摒弃惰性、努力强化自身建设,“读书”正当其时。
稿源:荆楚网
作者:郑武(襄阳襄州区)
责编:丁楚风
Copyright © 2001-2025 湖北荆楚网络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
互联网新闻信息许可证 42120170001 -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鄂B2-20231273 -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鄂)字第000号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 1706144 -
互联网出版许可证 (鄂)字3号 -
营业执照
鄂ICP备 13000573号-1 鄂公网安备 42010602000206号
版权为 荆楚网 www.cnhubei.com 所有 未经同意不得复制或镜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