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注我们
荆楚网 > 评论 > 东湖观点

东湖评论:红色历史文献是党史学习教育的鲜活教材

发布时间:2022年01月26日09:30 来源: 荆楚网 ​

前不久参观了新四军第五师姚家山旧址纪念馆,感受之一是“以红色带动绿色”的全域旅游模式很成功。我们党在矢志践行初心使命、筚路蓝缕奠基立业、创造辉煌开辟未来的百年里,创造和积淀了丰富而厚重的红色资源,而保护和利用好这些红色资源对传承红色基因意义重大。

陈列馆中,许多诞生于革命年代的历史文献静静躺在玻璃展柜里,接受着众多后人的凝望和阅读。这些红色文献和许多旧实物一起,记载着半个多世纪前革命的烽火岁月,当年的史实随着工作人员的讲解,仿佛又跃然眼前,一份份珍贵的历史文献胜过千言万语。

文献中,有的是当年的边区教材等普通印刷品,因存世稀少而珍贵;有的是当时的各类机构所制发的文件,手抄件、油印件等,现今已成了历史档案;还有的是当年的地图、家书、信件、标语、缴获画报……类似文献展品,在其他地区的陈列馆中也常能见到。

不妨设想一下,全国这么多的红色展览馆、陈列馆、纪念馆,其中收藏或陈列的反映我们党发展壮大、人民军队斗争、国家建设探索等各方面的红色历史文献数量无疑是一个天文数字,它们分别从不同时期、不同侧面、不同群体记录、展现了中国革命斗争的历程,是中国革命史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当前,党史学习教育活动正在深入开展。习近平总书记2021年12月在党史学习教育专题民主生活会上强调,“党的历史是最生动、最有说服力的教科书。在新的赶考之路上,我们能否继续交出优异答卷,关键在于有没有坚定的历史自信。”我们应对这些历史文献妥善保护、充分利用,使之成为党史学习教育的鲜活教材,成为我们增强历史自信的依托。

《论语·八佾》有言:“夏礼,吾能言之,杞不足徵也;殷礼,吾能言之,宋不足徵也。文献不足故也,足则吾能征之矣。”此处表明文献的重要价值之一是“征”,即能作为史实验证、证明的工具价值和信息价值。红色革命史的“征”与“传”,更离不开对红色历史文献的收集和保护。

保护、利用好这些红色历史文献、历史档案,应引起相关部门的高度重视。首先应做好文献、档案的价值鉴定。运用马克思主义历史观,甄别各类文献,结合档案“双元价值观”,把特定时代的文献放在其所处的历史环境下研判鉴定。

其次应对现存红色历史文献摸清家底,对特定区域内的文献开展普查、登记著录,建立数据库。再次应采取分级保护策略,对存世稀有、具有特殊价值文献的赋予保护优先级,对一般性文献则分载体妥善保护。

最后是开展对红色文献、红色档案的研究,可以借鉴档案编研、文献汇编的方式,开展学术研究和利用,挖掘蕴藏在红色历史文献之中的信息资源,鉴历史之经验,有资于今日治道。

稿源:荆楚网

作者:齐正军(湖北省图书馆副研究馆员)

【责任编辑:詹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