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注我们
荆楚网 > 评论 > 东湖观点

东湖评论:守护农民群众“舌尖上的安全”

发布时间:2022年01月27日15:13 来源: 荆楚网

农村是我国传统文明的发源地,乡土文化的根,人们乡愁的寄托。随着乡村振兴战略的持续深入,农村面貌正在发生巨大变化,一方面,村容村貌焕然一新,一幅美丽的田园画卷正在徐徐展开;另一方面,农村食品安全风险仍然存在,“三无”产品、假冒伪劣产品时有出现,当前正值春节来临之际,要加强监管,确保人民群众“舌尖上的安全”。

怎样有效解决农村食品安全问题?这里有一份成绩优异的答卷。查处农村假冒伪劣食品违法案件16.2万件,吊销许可证96件,从业资格限制155人,公安机关侦办涉嫌犯罪案件(含行政机关移送)1912件。1月17日,市场监管总局、农业农村部、公安部、商务部、中华全国供销合作总社等5部门联合发布2021年农村假冒伪劣食品专项执法行动十大典型案例,实现了“十四五”农村食品安全监管良好开局,此次农村食品安全联合整治“集结号”,也必将在贯彻党中央、国务院乡村振兴战略工作要求中发挥重要作用。

农村食品安全治理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多年来受到乡村面积辽阔、居民分散、经济发展等因素影响,导致农村食品安全成为监管的难点和薄弱环节。《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改革加强食品安全工作的意见》中明确提出“推进食品安全社会共治”,这次多部门联合开展农村食品安全整治,是一次充分发挥各自比较优势,深化监管体制机制改革,创新监管理念、监管方式,堵塞漏洞、补齐短板,推进食品安全领域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建设的有效实践。

农村食品安全监管的重点在基层,难点也在基层。各部门要加大基层监管力量配备、装备标准化建设以及基层监管队伍专业化建设,合理调配专业人员充实到农村基层监管一线,实现重心下移,确保食品安全监管能力得到强化,确保监管一线力量得到强化。近日四川省市场监管局出台的《关于进一步加强基层市场监管所建设的指导意见》中,针对基层体制不顺、权责不清、力量不足等问题提供了具体的解决方案,为构建上下贯通、监管有力的基层市场监管体系奠定了坚实基础。

坚持以目标导向、问题导向、过程导向,重点突出风险导向,注重常态长效治理,依托基层食安办联动协调机制,建立各乡镇、村及有关部门共同参与的农村食品安全工作议事机构,形成社会共治大格局。譬如,鄂州市场监管部门与市供销社携手合作,在“鄂州华容区国家级电子商务进农村试点县项目”中共同推进农村食品行业良性发展,抓好食品安全诚信建设,引导食品小作坊生产规模化,形成“公司+基地”的模式,既保证食品质量安全,又使农民增收。

加强对现代食品安全理念、专业知识和法律法规的宣传普及,推动农民转变消费观念,提高守法、责任和诚信意识,提升风险防范、专业辨识和依法维权能力,挖掘农村消费者在食品安全方面自我保护的内在动力,充分发挥其对食品安全的制衡作用,还可有效弥补基层监管力量的不足。河北邯郸市场监管部门在农村基层分局建立假冒伪劣食品真假辨别展览室,定期组织食品经营者和农村消费者参观培训,出动宣传真假食品鉴别车,对农村、集市、庙会进行流动宣传,受到农民群众普遍欢迎。

我们已经开始行动,全国有6825个食品生产经营企业建立了农村食品统一配送渠道,3万余个农村食品经营店开展规范化建设;查处假冒伪劣食品案件28536件,查扣违法食品46万余公斤。诸如“康帅傅”“六仁核桃”等农村“三无食品”将会逐渐从农村消失,通过创新治理机制、加大监管力度等一系列举措,解决农村食品“忧愁”,守住农耕文明传承,也必定会留住那一缕魂牵梦萦的乡愁。

稿源:荆楚网

作者:刘霞(湖北鄂州)

【责任编辑:伍佳佳】

Copyright © 2001-2024 湖北荆楚网络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

营业执照增值电信业务许可证互联网出版机构网络视听节目许可证广播电视节目许可证

关于我们 - 版权声明 - 合作咨询

版权为 荆楚网 www.cnhubei.com 所有 未经同意不得复制或镜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