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这硕果累累的金秋,我们迎来了一年一度的教师节,也迎来万家团圆的中秋佳节。佳节双至,感恩老师辛勤耕耘,默默付出。荀子曰:“国将兴,必贵师而重傅;贵师而重傅,则法度存。”荀子把尊重老师提升到了关乎国家兴亡的高度。教育兴则国家兴,教育强则国家强,强国必先重教,重教必先尊师。
展望“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要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必须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和人才强国战略。科技的发展和知识的传递要靠教育,大批创新型、复合型、科技型、应用型优秀人才和合格劳动者的培养要靠教育,而教育的根本在教师,教师是教育工作的中坚力量,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是人类知识和文明的传承者传播者,承载着传播知识、传播思想、传播真理,塑造灵魂、塑造生命、塑造新人的时代重任。可以说,教师的工作很大程度上决定着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成败,决定着国家和民族的未来。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推动中国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必须在全社会形成尊师重教良好风尚。
新时代,全国涌现出大批教书育人楷模、最美教师。他们是锤炼学生品格、学习知识、创新思维、奉献祖国的引路人,又是学生人生指路明灯。他们中有支撑起乡村孩子的梦想,坚守大山40余年的张桂梅;有举家捐1000多万元助学,躬身续教业、赤心报桑梓的94岁退休老教师符国仲;有秉持“孩子开心、家长安心、社会放心”的办园宗旨幼儿园园长王向红;有以“尚礼、塑形”、“弘礼、塑人”作为教育教学目标的湖北省武汉市旅游学校教师马丹,她用无私的爱关心藏族孩子发展,坚持前往海拔4000多米的农牧民学生家里进行家访,先后资助多名藏族学生完成学业......他们中既有熟读经典、广泛涉猎、潜心研究的“经师”,又有躬身笃行、以德育人、以心化人的“人师”,他们充分利用课堂讲坛、校园阵地,以自己的学识阅历、行为世范影响教育引导学生,为国家培养出一批又批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建设者和接班人。
新时代,要大力弘扬尊师重教传统,就要将尊师重教落实在具体的行动中。身为学生认真听好每一节课,做好每一次作业,乐于接受老师的教学过程中的引导、启发并及时消化课堂知识内容。善学者,师逸而功倍,又从而庸之;不善学者,师勤而功半,又从而怨之。身为家长尊重老师合乎规范的教学理念、教育方式,配合老师督促学生完成相关作业。对于社会各界而言,要营造良好的尊师重教氛围,积极开展“为教师亮灯”公益活动,展示新时代教师新形象;落实好相关教师职称评聘政策,确保教师教育教学活动环境优良,使教师在教书育人中体会到更多实实在在的尊严和获得感、成就感,使之安心从教、热心从教、舒心从教、静心从教,让教师成为最受社会尊敬的职业,唯有如此,才能进一步巩固教师特别是乡村“下得去、留得住、教得好”的局面。
善之本在教,教之本在师。中华民族五千年的文明历史,传承了尊师重教的优良传统,大兴“师道既尊,学风自善”之风,大为“师严道尊,民知敬学”之举,让绵延不断、经久不衰的传统美德发扬光大,让全社会兴起贵师重傅的浓厚氛围。
稿源:荆楚网
作者:张建兰(武汉黄陂区)
责编:袁莉莉
Copyright © 2001-2025 湖北荆楚网络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
互联网新闻信息许可证 42120170001 -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鄂B2-20231273 -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鄂)字第000号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 1706144 -
互联网出版许可证 (鄂)字3号 -
营业执照
鄂ICP备 13000573号-1 鄂公网安备 42010602000206号
版权为 荆楚网 www.cnhubei.com 所有 未经同意不得复制或镜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