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了《关于加强新时代关心下一代工作委员会工作的意见》,《意见》指出,要以理想信念、思想道德、传统文化、科技素养和法治教育为重点,充分发挥广大老干部、老战士、老专家、老教师、老模范在教育引导和关爱保护青少年方面的优势作用,促进青少年成长成才,为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贡献力量。
当前,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加速演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进入关键时期,我们面临的风险挑战明显增多,下一代成长也面临诸多挑战。广大“五老”离岗不离心、退休不退志,始终保持昂扬的精神状态和饱满的事业激情,主动参与到关爱下一代的伟大工程中,大力弘扬“忠诚敬业、关爱后代、务实创新、无私奉献”的“五老”精神,谱写了“老有所为”新篇章。
培育“新苗”,当好中国精神的“传承人”。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广大“五老”是党和国家的宝贵财富,是加强青少年思想政治工作的重要力量。长期以来,广大“五老”同志广泛参与关心下一代系列活动,他们坚守老共产党员、老同志的初心,把从事关心下一代工作当作发挥余热的舞台。怀着对党和国家前途命运的真切关怀,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后继有人的高度责任,致力于中国精神的传承、传播和传递,用亲身感受讲好国情党史、讲好革命革新,播下“初心苗”,铸牢“爱国魂”。
传道受业,当好中国智慧的“活教材”。党和人民百余年奋斗,书写了中华民族几千年历史上最恢宏的史诗,而“五老”是中国革命和建设的亲历者、见证者、建设者,经历过岁月的沉淀,他们经验丰富、知识结构完善,他们是青年一代最好的老师。“五老”同志退休不退岗,百岁高龄依旧活跃在教学科研第一线的邬沧萍;先后受到五任国家领导人的接见,被称为“毛主席的好工人”,最美奋斗者尉凤英;67岁起援疆5年,为当地医院留下一支不走的医疗队的姚梅芳;疫情期间,很多退休医生重披战衣再上岗……通过他们的言传身教和点拨指导,中国智慧代代传承,是社会可持续发展的活力源泉。
参与监管,筑牢成长环境的“防火墙”。当前,不良的社会环境已经了影响青少年的正常学习生活,危害他们的身心健康,青少年沉迷网络游戏,吸毒、贩毒人员呈低龄化,究其原因是社会环境的影响和教育的缺失。要加强青少年法治教育和权益保护,引导青少年尤其是留守儿童和困境儿童树立尊法、学法、守法、用法意识,创新“四点半学校”“绿色网吧”“爱心超市”等平台载体,弥补家庭教育缺失,探索“五老”网吧监督员参加网吧监督,“五老”人民陪审员积极参与未成年人案件的陪审,广泛开展弘扬好家风、好家教活动,多方位呵护青少年健康成长。
明知夕阳晚,奉献争朝夕。要坚信人老心不老,坚信事在人为、乐观向上,坚信可以在晚年继续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继续打造出彩人生,传播正能量,助力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
稿源:荆楚网
作者:程新(武汉江汉区)
Copyright © 2001-2025 湖北荆楚网络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
互联网新闻信息许可证 42120170001 -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鄂B2-20231273 -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鄂)字第00011号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 1706144 -
互联网出版许可证 (鄂)字3号 -
营业执照
鄂ICP备 13000573号-1 鄂公网安备 42010602000206号
版权为 荆楚网 www.cnhubei.com 所有 未经同意不得复制或镜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