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一到中国,就感受到了如此多的爱和欢迎。我迫不及待地想在未来回到中国,四处旅行。”18岁的美国女子单板滑雪运动员特莎.莫德,在短短两周时间,深切地感受到来自中国志愿者的温暖。她在社交媒体上的话,引发了很多美国和其他国家的网友共鸣,他们都很想念中国。是的,他们想念志愿者的真诚微笑、善意祝福、温暖鼓励、无私帮助。
“欢迎来到中国!”每一个字都带着“奉献、友爱、互助、进步”的能量,让来自五湖四海的人们宾至如归。特莎说,当志愿者孙泽宇向她说出“Welcome to China!”的时候,她感受到非常特别的关爱,禁不住流下了眼泪。这世界,最动人的,莫过于明明互不相识,却感受到家人朋友般的温暖。
冬奥会上,有1.4万名“孙泽宇”。当奥运健儿在赛场上为“更高、更快、更强”的人类理想拼搏冲刺的时候,他们则以“更团结”的温暖打底,让冰雪冬奥春意融融。
面临着百年未有之大变局、新冠疫情肆虐、自然灾害频发,世界从来没有像今天这样迫切需要团结起来,人们也从来没有像今天这样感受到抱团取暖的重要性。习近平总书记说:“这个世界,各国相互联系,相互依存的程度空间加深,人类生活在同一个地球村,生活在历史和现实交汇的同一个时空,越来越成为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命运共同体。”冬奥志愿者就是“缔造命运共同体”的推动者、“仁者爱人”的传播者,他们释放着最大的友善和热情,给予人们最安全最舒适的照顾、帮助、支持和鼓励,深刻诠释了“同一个地球,同一个梦想”。日本冰壶运动员吉田知那美说,“我参加了三次冬奥会,第一次在冬奥会期间看见下雪。一大早就在冬奥村努力铲雪的中国志愿者们,谢谢你们在寒冷的天气里扫雪。”那些勿需言说的默默奉献和友爱,终归是有人看见、记住并感恩。
2008年,时任联合国副秘长阿齐姆.施泰纳曾说,把为奥运服务的志愿精神转化成为公众福利服务的志愿精神,将是北京奥运会留下的重要遗产之一。如今,这份遗产正在被更多人继承并弘扬。截至2021年9月,中国注册志愿者已达到2.09亿人,他们聚起来就是一团火焰,足以抵御严寒; 他们散开来就是满天星光,足以点亮黑夜。他们出现在抗洪抢险、汶川地震、抗击新冠的殊死时刻,他们也出现在你需要拉一把、撑个伞的地方,他们无处不在。
时隔14年的冬奥会上,当“奥运五环”破冰而出的那一刻,人们不自觉地会联想到,是他们把五环连接得更紧、托举得更高、擦拭得更亮。他们有一个光荣而响亮的名字——中国志愿者,他们制造的“冬奥暖”将被全世界记住。
稿源:荆楚网
作者:马艳(宜昌伍家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