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注我们
荆楚网 > 评论 > 东湖观点

【地评线】东湖评论:从中央一号文件汲取中国智慧和力量

发布时间:2022年02月23日22:35 来源: 荆楚网

2月22日,《中共中央 国务院关于做好2022年全面推进乡村振兴重点工作的意见》正式发布,这是我国脱贫攻坚取得全面胜利后的第一份中央一号文件。文件强调,要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牢牢守住保障国家粮食安全和不发生规模性返贫两条底线,确保农业稳产增产、农民稳步增收、农村稳定安宁,字里行间,充分彰显了中国智慧和中国力量。

仓廪实而知礼节,衣食足而知荣辱。精神文明必须要以物质文明为基础,否则一切都是空谈。“吃饱了才有力气干活”,中国人必须始终将饭碗牢牢端在自己手上,坚决保障国家粮食安全,这是最起码的物质文明根基。自1978年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到1984年全国粮食产量历史性突破8000亿斤,再到2020年脱贫攻坚取得全面胜利,我们不仅成功解决了国人的温饱问题,实现了人民生活水平不断飞跃,而且为工业发展提供了丰富原料,由一个落后的农业国成长为世界制造业大国。在物质不断富足的基础上,我们欣喜地看到,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得以快速推进,并为现代化建设创造了良好而稳定的社会环境和社会秩序,加速了现代化进程,造就了大批现代化建设急需人才,有效反哺了物质文明的发展。当前,我们正在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而奋斗,而要想实现中国梦,离不开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均衡发展、相互促进。

举网以纲,千目皆张。保障粮食安全,首先要解决耕地和种子两个要害问题。中央一号文件直击要害,再次强调严守18亿亩耕地红线,落实“长牙齿”的耕地保护硬措施;大力推进种源等农业关键核心技术攻关,全面实施种业振兴行动方案;提升农机装备研发应用水平,加强农机装备工程化协同攻关;加快发展设施农业,有效防范应对农业重大灾害……系列举措固本培元、守正创新,既着眼当下,又放眼未来,守护良田沃土、推进扩种优种将成为农业持续发展的主旋律。

法不察民情而立之,则不威。既然有了良田、优种,那么如何让种粮之人沉下心来谋丰收?中央一号文件充分体现民情民意,强调要按照“让农民种粮有利可图、让主产区抓粮有积极性”的目标要求,进一步健全农民种粮收益保障机制。适当提高粮食作物最低收购价,稳定补贴政策,加大产粮大县奖励力度,创新粮食产销区合作机制,支持家庭农场、农民合作社、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多种粮、种好粮,加快发展农业社会化服务的系列组合拳“打下来”,种粮综合效益必然显著提高,农民朋友的种粮积极性也将得到充分释放。随着政策的深入执行,农业产业化与电商新业态将得到更深入的融合,进一步拉伸农业产业链,为乡村振兴注入新力量。

国以民为本,民以食为天。中央一号文件凝聚中国智慧,更将爆发强大的中国力量。以一号文件为新起点,我们要以超常超强的力度和执行力,不折不扣完成好今年“三农”各项工作,推动乡村振兴取得新进展、农业农村现代化迈出新步伐。

稿源:荆楚网

作者:周陈鹏(湖北宜昌)

【责任编辑:刘文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