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领导干部要学网、懂网、用网,了解群众所思所愿,收集好想法好建议,积极回应网民关切。”2022年春季学期中央党校(国家行政学院)中青年干部培训班在中央党校开班,习近平总书记对中青年干部提出谆谆教导,同时要求领导干部走好网上群众路线,回应网民关切。
随着互联网的深入普及,网络已成为生活中绕不开的话题。在这个人人手握麦克风的时代,每个人都可以找到发声的平台,抖音、快手、微信、微博......这些头部平台聚焦了大量的网民,逐步变成了反映民情民意的新平台。在这样的形势之下,谁能更好学网、懂网、用网,谁就能更好掌握民情民意,把握工作主动。
习近平总书记曾指出,群众在哪儿,领导干部就要到哪儿去。这就要求领导干部跟上网络发展步伐,抢占网络舆论阵地。不仅要乐于触网,多多从网络论坛、网络留言板、评论中倾听网友的心声,更要善于运用网络拉近同群众距离,赢得民众信任,从网入心真正走入人民心中。
领导干部当做触网识人的“先锋军”,要在经常的触网中常看常找,通过善于发现的眼睛洞察群众需求,体察群众疾苦;要在平时的“冲浪”里常嗅常闻,做到鼻子灵敏,及时发现群众酸味、辣评背后的苦楚;要从新闻、热点中的善听善学,用懂民声的耳朵多多收纳接地气、讲网味的语言;更要学会有礼节、有温度的“发声”,用有正气、富情怀的嘴巴积极回应网民关切。只有在不断的尊重、关心、了解、回应中将其化作党员干部工作的一种常态、一种方法、一种能力,方能贴近民心、汇聚民意。
还要明白,网上打得火热,网下也要跟上。对网络民声、民意、民疾、民怨的常听取、善回应只是做好“网上走基层”的第一步。要让领导干部真正进入到人民心里还需要摆正心态,做好网上网下的结合功夫。面对网上反映的问题要抱有求真务实的态度,真正下力气、有方向的梳理问题、解决问题、增强主动,再通过有错必改的决心和勇气在实际行动中求对策、做工作、改不足。同时还要明晰执政为民的责任和情怀,将人民拥护不拥护、赞成不赞成、高兴不高兴、答应不答应作为衡量一切工作得失的根本标准。唯此才能在“民有所呼、我有所应、民有所求、我有所为”中形成良性循环,真正让网络成为干群联系的新通道、党员干部务实为民的新高地,提升人民群众的“获得感”。
只有让身子更近的靠向人民,行动更多的为了人民,才能让网络更好造福于人民,在良性的政民互动中做民心所向、人民满意。
稿源:荆楚网
作者:肖璐(武汉江夏区)
Copyright © 2001-2025 湖北荆楚网络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
互联网新闻信息许可证 42120170001 -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鄂B2-20231273 -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鄂)字第00011号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 1706144 -
互联网出版许可证 (鄂)字3号 -
营业执照
鄂ICP备 13000573号-1 鄂公网安备 42010602000206号
版权为 荆楚网 www.cnhubei.com 所有 未经同意不得复制或镜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