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慧大棚、农产品电商平台……5G、人工智能、物联网等新一代技术不断与农业生产融合发展,为农民带来实实在在的红利。数字基础设施和互联网发展新业态新模式正扎根乡村、服务农民,通过信息化、数字化建设让乡村生活更美好。
数字中国步履铿锵,乡村振兴活力潮涌。数字乡村是乡村振兴的战略方向,也是建设数字中国的重要内容。“十四五”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明确提出,“加快推进数字乡村建设”。近日印发的《数字乡村发展行动计划(2022-2025年)》(以下简称《行动计划》),从智慧农业创新发展、数字基础设施升级、新业态新模式发展等方面,对“十四五”时期数字乡村发展目标、重点任务和保障措施作出部署安排。今天,在5G、人工智能、物联网等新一代技术加持之下,无人机播撒农药、“种田管家”打理水稻、农技专家在线看田等“互联网+”应用层出不穷,勾画出一幅蓬勃向上的数字乡村新图景。加“数”前行,让广大农民更好享受数字红利,就一定能在广阔乡村天地奏响数字时代的田园牧歌。
加“数”前行,开启全面推进乡村振兴的新局面。农村是充满希望的田野,是一片大有可为的土地。近年来,从乡村振兴制度框架基本形成,到农村人居环境整治三年行动目标任务基本完成,再到公共服务水平不断提升、乡村治理体系进一步完善,乡村振兴实现良好开局。如今,得益于数字乡村建设的扎实推进,得益于数字技术的蓬勃发展和广泛应用,为乡村振兴带来了全新的发展方式和治理方式。从打造智慧农场、智慧牧场、智慧渔场等全新农业生产方式,到推广数字普惠金融、电子商务等新业态新模式……加“数”前行,数字乡村建设为乡村振兴打开了一片“蓝海”,释放出广阔发展前景和巨大增长潜力,推动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取得新进展、农业农村现代化迈出新步伐。
加“数”前行,顺应百姓过上美好生活的新期待。“天地之大,黎元为先。”全面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根本目的就是为了让人民过上好日子,顺应亿万农民过上美好生活的新期待。今天的农村,基本实现村村通电、通邮、通客车、通光纤4G网络,是一个坚韧不拔、欣欣向荣的乡村,是一个充满生机活力与创新发展的乡村。数据显示,目前我国具备条件的建制村100%实现了通硬化路、通客车、通邮路;现有行政村已全面实现“村村通宽带”,超过97%的县城城区和40%的乡镇镇区实现5G网络覆盖;农村光纤平均下载速率超过100mb/s,已实现与城市“同网同速”。为乡村振兴进行数字赋能,偏远地区不再偏远,封闭产业不再封闭,广大农民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更加充实、更有保障、更可持续。
民族要复兴,乡村必振兴。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是党的十九大作出的重大决策部署,是新时代做好“三农”工作的总抓手。根据《行动计划》提出的目标要求,到2025年,中国将实现乡村4G深化普及、5G创新应用,农业生产经营数字化转型明显加快,智慧农业建设取得初步成效。前进道路上,坚持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乡村振兴道路,循着数字乡村发展的“施工图”,以更大的决心、更明确的目标、更有力的举措,扎实推进乡村信息基础设施优化升级、推动乡村传统基础设施数字化改造升级等重点工作,在提高乡村治理水平的同时,夯实高质量智慧乡村生活的基础,我们就一定能推动农业全面升级、农村全面进步、农民全面发展,在神州大地奏响数字时代的田园牧歌,谱写新时代乡村全面振兴新篇章。
稿源:荆楚网
作者:丁恒情
Copyright © 2001-2025 湖北荆楚网络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
互联网新闻信息许可证 42120170001 -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鄂B2-20231273 -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鄂)字第00011号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 1706144 -
互联网出版许可证 (鄂)字3号 -
营业执照
鄂ICP备 13000573号-1 鄂公网安备 42010602000206号
版权为 荆楚网 www.cnhubei.com 所有 未经同意不得复制或镜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