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注我们
荆楚网 > 评论 > 东湖观点

【地评线】东湖评论:持续推动社会保障事业高质量发展

发布时间:2022年03月08日14:17 来源: 荆楚网

3月6日下午,习近平总书记看望了参加全国政协十三届五次会议的农业界、社会福利和社会保障界委员,并在参加联组会时发表重要讲话强调,“要在推动社会保障事业高质量发展上持续用力,织密社会保障安全网,为人民生活安康托底”。

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们的奋斗目标。对我国来说,推动社会保障事业、兜底人民生活安康就是“国之大者”,我们党历来高度重视民生改善和社会保障。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政治局第二十八次集体学习时强调,社会保障是保障和改善民生、维护社会公平、增进人民福祉的基本制度保障,是促进经济社会发展、实现广大人民群众共享改革发展成果的重要制度安排,是治国安邦的大问题。

社会保障无小事,一枝一叶总关情。社会保障关乎人民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目前,我国以社会保险为主体,包括社会救助、社会福利、社会优抚等制度在内,功能完备的社会保障体系基本建成,基本医疗保险覆盖13.6亿人,基本养老保险覆盖近10亿人,是世界上规模最大的社会保障体系。在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中,对去年以来民生改善和社会保障取得的成绩进行了回顾总结,让我们切实感受到了社会主义制度的巨大优越性和未来发展的强大信心,我国的社会保障事业必定会再上一个新台阶。

社会保障“大礼包”,绰厉奋发显初心。在今年的两会报告中指出,社会政策要兜住兜牢民生底线,切实保障和改善民生。发展目标上,列出了民生清单,给人民群众发出了民生“大礼包”:适当提高退休人员基本养老金和城乡居民基础养老金标准,确保按时足额发放;居民医保和基本公共卫生服务经费人均财政补助标准分别再提高30元和5元;完善三孩生育政策配套,严厉打击拐卖妇女儿童犯罪,坚决保障妇女儿童合法权益……这一系列明确的目标彰显了为民服务的使命和初心。

增进民生福祉是发展的根本目的,保障民生就是推动发展。牢记“国之大者”,坚持系统思维、战略思维,深化社会保障改革,规范和完善社会保障制度,把更多人纳入社会保障体系。针对重点群体持续用心用力,格外关注、格外关爱、格外关心困难群众,加强对农村老年人、儿童、“三留守”人员等的关心关爱,做好残疾人康复、教育、就业等工作,保障流浪乞讨人员人身安全和基本生活。树牢法治思想,在法治轨道上推动社会保障事业健康发展,提高管理精细化程度和服务水平上下更大功夫,深入推进社保经办数字化转型,提升社会保障治理效能,为人民群众提供更加贴心的社会保障服务。

新时代赋予新使命,新征程呼唤新作为。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上,必须不断社会对社会保障工作重要性的认识,持续用力、久久为功,推动社会保障事业高质量发展不断取得新成效,让国家更富强、人民更幸福。

稿源:荆楚网

作者:王能(湖北武汉)

责编:丁楚风

【责任编辑:丁楚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