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中宣部、全国妇联评选出10名“最美巾帼奋斗者”。她们是中国女性的先进代表,向社会传递了爱党报国、信念坚定的政治品格,展现了自尊、自信、自立、自强的巾帼风采,在新时代的广阔舞台上绽放芳华,谱写了璀璨的奋斗篇章。艰苦奋斗作为中华民族优秀传统美德和党的优良作风,在各个时期都有着重要的意义,我们应躬身实践做艰苦奋斗精神的时代传人,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提供精神力量和动力源泉。
众所周知,中华民族历来重视发扬艰苦奋斗的优良传统。五千多年的中华文明史上,从“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的《孟子》语录,到“一粥一饭当思来处不易;半丝半缕恒念物力维艰”的农家谚语,再到“不经一番寒彻骨,怎得梅花扑鼻香”的诗词名句……不难发现,众多千古流芳名言警句的背后,折射出的是中华儿女遇到挫折时不畏艰难、艰苦奋斗的优秀品质。
事实上,在漫长的历史岁月长河中,艰苦奋斗不仅仅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更是中国共产党人克敌制胜的“秘密武器”。回望党的百年奋斗历程,无论是在血雨腥风的战争年代,还是筚路蓝缕的和平建设时期,以雷锋、焦裕禄、孔繁森等为代表的艰苦奋斗身影在百余年党史卷轴上随处可见。他们吃苦耐劳的品质被人们所赞颂,艰苦奋斗的精神为大家所敬佩。可以说,正是因为有无数个像他们这样的共产党人,始终把发扬艰苦奋斗精神作为躬身实践、干事创业的不竭动力,中国共产党才能成功带领中国人民翻“雪山”、越“草地”,实现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伟大飞跃,最终从“一叶扁舟”蜕变成行稳致远的“巍巍巨轮”。
功崇惟志,业广惟勤。艰苦奋斗精神永不过时。经过几十年经济的高速发展,我国人民生活水平从“温饱不足”迈向了“全面小康”的历史阶段,百废待兴的积贫弱国已然蝶变成复兴在望的世界强国……这一系列举世瞩目的成就背后,离不开14亿多中国人胼手胝足、艰苦奋斗。当我们在为此感到骄傲与自豪的同时,也应当看到,当前国际形势复杂严峻,疫后经济重振工作任重道远,我国在科技、生物、航空等各领域与某些西方发达国家的技术水平还有一定的距离,“卡脖子”问题依然存在。面对诸多困难,我们绝不能自满、懈怠,唯有持之以恒发扬艰苦奋斗的优良传统,躬身实践做艰苦奋斗精神的时代传人,才能继续走好新时代“赶考路”,从而实现从胜利走向胜利的不断跨越。
艰难困苦,玉汝于成。习近平总书记曾说过,世界上最大的幸福莫过于为人民幸福而奋斗。面对脱贫攻坚战场,以黄文秀为代表的1800多名党员干部将生命定格成永恒瞬间;面对新冠肺炎疫情,一批批“90后”身影勇敢逆行、向死而生,用奋斗擦亮青春的最美底色……正所谓无奋斗,不青春。在新的征程里,无数青年力量正汇聚成新时代中国昂扬奋进的洪流砥柱,他们为人民幸福而艰苦奋斗、为祖国富强而倾情奉献,激励和感染着一代代“后来者”拼搏奋斗、矢志前行。
人无精神则不立,国无精神则不强。当前,我国比历史上任何时期都更接近、更有能力和信心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宏伟目标,但越是接近目标就越充满风险挑战,越不会一帆风顺。新时代的我们,唯有将艰苦奋斗精神内藏于心、外化于行,不断跨越新的“娄山关”“腊子口”,才能在新时代新征程中留下更多许党报国的奋斗足迹,党和国家的伟大事业才会蒸蒸日上、欣欣向荣。
稿源:荆楚网
作者:付云(襄阳襄州)
责编:何青
Copyright © 2001-2025 湖北荆楚网络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
互联网新闻信息许可证 42120170001 -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鄂B2-20231273 -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鄂)字第00011号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 1706144 -
互联网出版许可证 (鄂)字3号 -
营业执照
鄂ICP备 13000573号-1 鄂公网安备 42010602000206号
版权为 荆楚网 www.cnhubei.com 所有 未经同意不得复制或镜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