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全国两会期间,养老作为重要的民生议题引起广泛关注与讨论。政府工作报告明确提出“优化城乡养老服务供给,支持社会力量提供日间照料、助餐助洁、康复护理等服务”。
全国两会前夕,国家发改委明确提出:力争在五年内,使大城市老年助餐服务逐步覆盖80%以上的社区。上海已经率先为老年助餐服务的开展作出了良好示范。徐家汇街道的食尚书舍社区长者食堂,利用多种后厨智能装备、AI结算系统等先进技术,为当地老年人提供了用餐的好去处。长者食堂的饭菜品类丰富、营养均衡,美味又实惠,大数据的参与更是让长者食堂得以用“绣花”般的精细分析,更好地推进“舌尖上”的养老,实实在在改善老人们的生活品质。
尊老爱老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一个国家对待老年人的态度其实就是一个社会对待其建设者的态度。大多数老人都在自己的岗位上兢兢业业了大半辈子,退休后的他们理应得到善待和优待,有尊严、有品质地享受老年生活。俗话说民以食为天,从政策的层面上发力,让老人家吃饱吃好,体现了国家对老一辈建设者的关心和爱护,有利于营造敬老养老的文明氛围,也是促进全社会人文关怀水平提升的有效措施。
不仅是“吃”,长者们的“穿”“住”“行”“娱”“康”等等方面,都值得被当成一件件“大事”来认真办。我们要搞好社会经济发展,更要追求社会的人情味、烟火气;我们呵护“幼苗”,更关怀“老树”。唯有如此,才能让更多社会参与者感到温暖和安心,减少不必要的后顾之忧,全身心奋力向前,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
优化养老供给,要力求更广泛、更实在、更全面。不论是发达地区还是欠发达地区,大城市还是小城市,城市还是乡镇,优化养老服务都是可以加速提上日程的民生工程。虽然“上海模式”有赖于其高经济水平,推行起来有难度,容易“水土不服”,但其中所体现的理念、经验都值得借鉴和应用。要改善养老,实事求是、因地制宜是最好的方式,但求能落实、有进步,不必追求完全看齐。比如在老年助餐服务上,引进不了高科技先进设备,可由社区来招募义工、雇佣职工,这未尝不可,还能在一定程度上起到改善邻里氛围、促进就业与再就业的作用。
对于老人家来说,“吃”很重要,但不是最重要,让老年生活更体面、更舒心、更康健,才是优化社会养老工作所应追求的核心宗旨。因此,要全方位地科学设计养老体系,多部门、多主体参与联动,把养老做成一件无处不在、无处不精的事,我国的社会福利事业才能更上一层楼。
今年,城乡社区服务体系建设规划首次被列入我国“十四五”时期重点专项规划,国家对优化社会社区服务、提高人民生活品质的重视程度不言而喻。制定政策支持社会力量从一日三餐这样的细微之处入手,改善长者生活,传承的是“老吾老,以及人之老”的民族美德,发扬的是人民共享发展成果的民生观念。让我们携起手来,共建有温度的社会,让老百姓真正成为受惠者,让生活变得更幸福美好。
稿源:荆楚网
作者:王瑞林(重庆大学 )
责编:丁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