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我国社保卡“一卡通”建设取得积极进展。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近日发布的数据显示,全国社保卡持卡人数达到13.52亿人,普及率95.7%,其中第三代社保卡1.38亿人。
2022年政府工作报告指出,持续推进“放管服”改革,推动政务数据共享。目前,社保卡已从最初的医保功能升级为“一卡多能”,不仅服务对象覆盖了全年龄段人群,而且服务功能、应用领域已远远超出传统社会保险范畴。现阶段社保卡“一卡通”应用目录清单已达160项,涵盖了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就医购药、政务服务、惠民惠农补贴资金发放、交通出行、文化旅游、养老服务、残疾人服务、助学金发放等诸多应用领域。
民之所望政之所向。社保卡功能的不断拓展,意味着中国社会保障体系日益完善,体现出中国民生服务水平不断深化提高。目前我国功能完备的社会保障体系基本建成,基本医疗保障覆盖13.6亿人、基本养老保险覆盖近10.3亿人,是世界上规模最大的社会保障体系。随着信息化建设加快推进,为社保卡赋能扩容、据展社保卡的服务范围,成为人民群众日益关注的重点。“民有所呼,我有所应”。近年来,一些地方和部门通过夯实技术基础、优化政务服务等措施,加快推进社保卡依托一体化平台的应用。人社部和国家医保局开通了“总对总”通道,广东江门启用了电子社保卡“扫一扫”功能,江西新余对接了全国社保卡服务平台。
风险防控要重视。各地在社保卡“一卡通”功能拓展上做了有益的探索,也取得一些进展和成效,但在当前信息化背景下,社保卡的安全性建设不容忽视。事实上,从安全角度来说,社保卡的功能越多,账户交易越频繁,安全风险就越大。因此,各地和有关部门在深入推进“放管服”改革过程中,在深化拓展社保卡“一卡通”功能上,应建立联防联控体制,着力提升服务水平,切实筑牢安全“防火墙”。
小卡片承载大民生。社保卡已逐渐“变身”为政府民生服务的重要载体。目前,我国电子社保卡领用人数超过5亿,已累计开通62项全国服务,涉及就业创业、社会保险、人才人事、劳动关系、社保卡服务等方面,2021年通过社保卡累计提供线上服务112.51亿人次。这一组组数据背后,承载的是人民群众对拓展社保卡功能的更高期待。深化“放管服”改革,完善社会保障管理体系和服务网络,不断增强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应当是我们的不懈追求和努力方向。
稿源:荆楚网
作者:李克军(湖北孝感)
责编:沈素芬
Copyright © 2001-2025 湖北荆楚网络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
互联网新闻信息许可证 42120170001 -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鄂B2-20231273 -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鄂)字第00011号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 1706144 -
互联网出版许可证 (鄂)字3号 -
营业执照
鄂ICP备 13000573号-1 鄂公网安备 42010602000206号
版权为 荆楚网 www.cnhubei.com 所有 未经同意不得复制或镜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