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注我们
荆楚网 > 评论 > 东湖观点

【地评线】东湖评论:弘扬传统文化,共襄花朝盛会

发布时间:2022年03月20日19:57 来源: 荆楚网

阳春三月,惠风和畅,一年一度的中华民族传统节日——花朝节如期而至。作为我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花朝节既是百花争鸣的浪漫节日,也是一场中华传统文化的视觉盛宴。

花朝节也叫花神节,俗称“百花生日”。我国古代人民对其甚为喜爱,且因地域差异,文化习俗迥然不同。每逢花朝节,三五好友郊游“踏青”、剪纸“赏红”、祝神庙会、游春扑蝶、种花挑菜、晒种祈丰……丰富多彩的习俗活动竞相涌现,正如清人蔡云《咏花朝》诗云:“百花生日是良辰,未到花朝一半春。万紫千红披锦绣,尚劳点缀贺花神”,邂逅在这场百花争鸣的春光里,人们倾情自我、嬉戏打闹、尽情享受,沉浸其中、流连忘返,呈现出一片欣欣向荣、缤纷多彩的繁荣气象。

步入新时代,随着我国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日益重视,每逢农历二月,全国各地纷纷开展以花朝节为主题的文化活动。譬如湖北襄阳,青俊男女身着汉服,提花篮、持纸伞、弹古琴、吟古诗,一场关于汉服文化的饕餮盛宴舒展开来,处处彰显着服饰礼仪文化的华丽之美,也流露出全民对优秀传统文化魅力喜爱的真挚情感;再譬如,河南郑州,以商人和商贸活动为切入点,将与花朝节相关的历史文献结集出版,推出《花朝节诗词鉴赏》《花朝节书画谱录》等书,让沉淀深厚的“花神文化”在继承和发扬中焕发出新生活力……类如此种的花朝节活动比比皆是,无不体现出大众对传统文化的高度自信和深度热爱。

事实上,不光是花朝节,在潮流涌动的今天,大众对端午节、重阳节、七夕节、中秋节等传统文化节日同样颇为喜爱,丰富多彩的过节方式、新颖独特的习俗活动让传统文化节日在新时代更具活力、更显韵味。但也应当看到,由于受到各种因素影响,当下各地区一些富含特色的传统文化元素、具有传承价值的非遗文化、民族文化等,仍然“藏在深山人未识”,未能得到充分传承发展,导致部分地区地域经济发展受限、乡村振兴进程受到了一定影响。因此,从这一点上来说,让传统文化在新时代发扬光大、焕发活力,不仅是中华民族文化传承的时代要求,更是助推全面乡村振兴、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梦的必由之路。

党的十八大以来,党中央高度重视传统文化的传承和发扬工作,习近平总书记曾在多个场合强调传承和弘扬传统文化的重大意义,各地更是纷纷把弘扬传统文化纳入新时代文化建设的重要内容,以传统文化的传承保护与开发利用为载体,打造出一系列特色鲜明、内容丰富、形式新颖的文化产品,不断激发传统文化产业活力。然而,壮大传统文化的发展,需要全社会的共同努力。新时代的我们,更要自觉承担起传统文化的传承、弘扬、守护、宣传的时代重任,注重加强传统文化学习,宣传好传统文化的内涵和意义,努力成为传统文化的传播者、践行者、弘扬者。

历史是文化的载体,文化是历史的血脉。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永恒流传的经典和弥足珍贵的财富。唯有一起携手,方能将传统文化在代代传承中发扬光大,绘就一个更加璀璨的中国文明新画卷。

稿源:荆楚网

作者:付云(湖北襄阳)

摄影:王丽(湖北襄阳)

责编:廖逢倩

【责任编辑:廖逢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