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立春后的45天,春分伴着繁花如约而至。春分,昼夜平分,寒暑平衡,凸显了天道均平的时间特性。因此,古人以春分日为校正度量衡的标准日,强调人事要符合天道的公平。用来自天文物候的自然律令来规训人间秩序,是中国古老的传统,也是一种特别的自然社会伦理。这让我们自然想到震撼世界的北京冬残奥会,残健融合理念深入人心,传递着国家对残疾人的包容、关爱,让大家平等参与,公平享受社会发展成果。
北京冬残奥会以运动员为核心,全方位打造“有爱无碍”的场馆环境,是对“包容”和“平等”最好的表达。无论是国家高山滑雪中心的轿椅式缆车、“冰立方”中的无障碍坐席,还是冬残奥村的无障碍卫生间、餐厅里的盲文菜单。北京冬残奥会在无障碍化上做到了精细化,打造了堪称完美的无障碍环境。保证残疾人运动员从参赛、观赛到生活全程无障碍,传递了无限的温度和尊重。这些无障碍设施甚至贴心到关注运动员观察环境和更换衣物的需求。譬如,为了方便运动员观察环境,“冰立方”中特地安置了一面广角镜;考虑到运动员更换衣物的需求,冰球比赛场馆内更衣室铺设了仿真冰面。“以前无障碍设施是有就行、能用就行,现在还要用得舒服、用得方便”,北京冬奥组委残奥会部无障碍协调处处长彭四田道出了本届冬残奥会与以往的区别,也给今后冬残奥会的东道主设立了标杆。北京冬残奥会无障碍理念的传播和落地,是对残疾人最好的关爱与包容,传播了“平等、参与、共享”的中国残疾人事业发展理念,奏响了“一起向未来”的华彩乐章。
在北京冬残奥会,残疾人志愿者就是一道动人的风景。他们用行动证明,自己和其他志愿者没有不同,一样有“力量”。北京冬奥会和冬残奥会共有19名残疾人志愿者,其中有12名残疾人志愿者坚守岗位,从冬奥一直服务到冬残奥会。这12名残疾人志愿者来自各行各业,涵盖了高校学生、退役运动员、医生、教师、社区工作者和自由职业者等。他们中间,有人是学校志愿服务队的骨干,有人连续10年服务北京马拉松,还有人持续为各种大型赛事活动提供医疗急救保障服务。经过培训、选拔,凭借丰富的志愿服务经验和专业技能,这些残疾人志愿者和其他志愿者一起,站在北京冬奥会和冬残奥会的赛场和服务区,把便捷、温馨而专业的服务献给观众和运动员。正如残疾人志愿者王梓博所说:“我们虽然有一些缺陷,但是我们在生活中也想做和常人一样的事情。”北京冬奥会和冬残奥会让残疾人志愿者登上世界的舞台参与服务,在灿烂的笑容中书写自信和热爱,绽放美丽的光彩,实现了“做和常人一样的事情”的梦想,让“残健融合”的动人场景在运动员和观众心底永远留存。
北京冬残奥会已落下帷幕,但中国8500万残疾人的命运交响曲正步入高潮。北京冬残奥会是一面镜子,折射出中国残疾人体育事业的蓬勃发展,也折射出中国残疾人生存权、发展权得到切实保护的状况。困难残疾人生活补贴和重度残疾人护理补贴制度建立于2016年。“十三五”期间,这项制度已惠及1200多万困难残疾人和1400多万重度残疾人,帮助兜牢残疾人民生底线。“十四五”时期,困难残疾人生活补贴和重度残疾人护理补贴目标人群覆盖率将达100%。而“十四五 ”残疾人事业将以高质量发展为主题,进一步巩固脱贫攻坚成果,提升就业质量,促进残疾人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改善无障碍环境,改善残疾人民生,努力推进残疾人全面发展和共同富裕。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残疾人是一个特殊困难的群体,需要格外关心、格外关注。”今日之中国,各行业各个领域都有残疾人的身影,越来越多的残疾人接受更好的教育、实现就业创业、参与体育竞技,他们用顽强的精神、不屈的意志,书写了自己的精彩的人生。让我们铭记北京冬残奥会那些动人时刻,在春天这个孕育希望的季节,将包容、尊重、关爱的种子播撒在每个人的心田,沐浴向善向上、和谐和美的阳光,让“残健融合、共建共享”的蓝图更加美好动人。
稿源:荆楚网
作者:胡平先(宜昌兴山)
责编:丁玥
Copyright © 2001-2025 湖北荆楚网络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
互联网新闻信息许可证 42120170001 -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鄂B2-20231273 -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鄂)字第00011号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 1706144 -
互联网出版许可证 (鄂)字3号 -
营业执照
鄂ICP备 13000573号-1 鄂公网安备 42010602000206号
版权为 荆楚网 www.cnhubei.com 所有 未经同意不得复制或镜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