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注我们
荆楚网 > 评论 > 东湖观点

【楚天评】东湖评论:擦亮“楚天首县”的创新名片

发布时间:2022年06月16日10:42 来源: 荆楚网 ​

江夏素有“楚天首县”之美誉,曾连续十一年位居湖北县域经济综合排名榜首。如何在新的发展阶段持续保持昂扬斗志和前行动力?2021年底,新一届区委提出深入实施“生态立区、产业兴区、创新活区、文化名区、共富强区”战略,将“创新活区”作为引领江夏高质量发展的“发动机”,力争通过五年努力从“全国创新百强区”前80强挺入到前50强,把江夏打造成为全国创新发展示范区。

一、坚持思想破冰,激活创新思维

思想是行动的先导,没有创新理念支撑,就难以形成创新行为的突破。关键是要破除“害怕接受新鲜事物”“不留功名反背骂名”的思想障碍。一是笃定“敢闯”胆识。江夏人天生就敢闯敢试,1992年以“敢为人先”的觉醒,率先创建省内首个经济开发区;2012年以“破釜沉舟”的胆魄,先平地后招商,在争取上汽通用项目中,创造了“江夏速度”。当前,我们正在全区开展“对标先进、比学赶超”大比拼、大竞赛活动,倒逼干部作风创新,进一步激活江夏人骨子里敢想敢干的潜质,向高处攀、与强的比,敢打头阵、勇立潮头。二是厚植“包容”情怀。创新有可能立竿见影,也可能漫长等待,还可能“竹篮打水”,这就十分考验一个人的耐心和定力。上世纪90年代,江夏就布局建设庙山医药产业园,三十年过去了,终于迎来了大健康产业的风口,光谷南大健康产业园乘势而起,为打造中部地区大健康产业新地标奠定了基础。有尝试就会有失败,面对失败,不能一味苛求与指责,无数失败的尽头,一定是成功的开始,哪怕成功的道路还很遥远,我们也要包容“十年不鸣”,静待“一鸣惊人”。三是坚持“舍得”理念。有舍有得,大舍大得,不舍不得。投资创新好比在沙漠里栽树,也许成活率不高,但投资创新就是投资未来,在创新的丛林里,总会长出参天大树。近些年,江夏大胆探索资本导入模式,成功与世界500强复星集团、长江产业集团联合成立100亿元的创新投资基金集群,引进总投资150亿元的新能源电池项目。

二、坚持科技赋能,释放创新潜力

江夏拥有极其丰富的科教资源和科创资源,区内有22所高校、26万在校大学生;与区紧邻的武大、华科等7所985、211院校,距离仅20分钟车程;此外,拥有武汉病毒所、武汉生物所、湖北江夏实验室等12家科研机构和60家创新孵化平台。曾经抱着这些创新的“金饭碗”找饭吃,如今要努力实现从“墙内开花墙外香”到“近水楼台先得月”的转变。一是推动校地联姻。成立校地融合发展促进中心,当“红娘”、牵红线,围绕汽车、大健康、光电子、现代种业等领域,让高校与企业来一场配对、联姻,与华师合作共建未来教育产业园,与武汉纺大、稳健医疗集团签订校地企合作协议,与湖北美院合作打造“美谷”,同时积极谋划与周边“双一流”高校、湖北实验室开展多领域合作,借智借力助推创新发展。二是催生创新“爆青”。主动融入光谷科创大走廊、车谷万亿产业大走廊,依托众多的高校、研发平台和孵化器,用好政策、风投、创投等基金催化功能,深度推进高校校区、产业园区、城市社区“三区”融合,全力打造环汤逊湖、沿金龙大街的创新生态丛林,精心孕育成片创新“幼苗”。三是促进成果转化。完善建立创新成果转化工作机制,加大科创成果就地转化的奖励扶持,打造一批小试、中试基地,推动实现“从0到1”的研发突破、“从1到100”的成果转化、“从100到100万”的规模量产。现已培育高新技术企业近400家,年产值突破千亿大关。

300001.jpg.jpg

三、坚持实业夯基,发展创新产业

聚焦湖北“51020”和武汉“965”现代产业体系,加快从“工业兴区”向“产业兴区”转变,推进实体经济多元发展、创新发展,促进创新链和产业链互融共进,让更多“科技之花”结出“产业之果”。一是让未来产业“平地起高楼”。谁前瞻布局未来产业,谁就掌握发展主动。积极谋划推进康谷、南光谷、东车谷、智谷、农谷“五谷共建”,大力发展新能源汽车、大健康、数字经济、清洁能源、智能教育、低碳经济等未来新兴产业,奋力实现“五谷丰登”,力争“十四五”末打造汽车、大健康两大千亿产业。二是让传统产业“老树发新芽”。瞄准智能化、数字化方向,建设更多智慧园区、智能工厂、数字车间,以技改撬动产业升级,力争每年技改投资占工投一半以上,实现“旧瓶装新酒”“老树发新芽”。头部企业博世华域累计投入5.7亿元,实行机器换人等智能化改造提效,实现每39秒就有一台产品下线,在2020年疫情期间销售额不降反升、逆势增长8%。三是让绿色产业“美丽可变现”。坚持绿色发展理念,推动产业生态化、生态产业化,打造鲁湖EOD试点、金盘科技“零碳工厂”等绿色项目,构建“一镇一街三圈三山”的农文旅产业格局,利用废弃矿坑打造武汉版“稻城亚丁”——江夏灵山生态文化旅游区,实现了从“卖石头”到“卖风景”的蝶变,打通绿水青山向金山银山的转换通道。

四、坚持以城聚人,广纳创新人才

一流的创新人才创造一流的创新成果。江夏区坚持“人产城”理念,把人才作为第一资源,以人引产、以产兴城、以城聚人,让人才发展与城市建设互相成就。一是打造青春之城。无青春不年少,青春之城就是要吸引众多青年才俊到江夏安居乐业。过去十年人口净增近40万,常住人口超百万,成为人口净流入最多的新城区,全区人口平均年龄34岁,35岁以下人口占全区60%,今年将再吸纳2万大学生在江夏创业就业,为建设青年友好型城区奠定了基础。二是打造活力之城。无活力不创新,青年与创新一旦结盟,城市就会充满无限生机。近几年,江夏大力实施“招才引智”工作,引育了1名诺贝尔奖得主、20名中外院士和2200多名各类高层次人才,2021年全区专利授权总量5212件,平均每天产出专利达15件;有效注册商标总量达到24349件,全省县区中位居前列。江夏还将进一步打好政策突破、柔性用才、挂职交流、培训充电等组合拳,激活人才“一池春水”,打造中部地区极具活力的新型城区。三是打造梦想之城。无梦想不创业,没有梦想,人才飞不高;没有产业,梦想没有根。江夏东连光谷副城、西接车谷副城,是武汉最具活力、最显品质、最有潜力的南部现代产业大走廊的核心承载区,培育市场主体近10万家,拥有上汽通用、国药集团、中船重工、中车长江等龙头企业,这为各类人才施展才华、成就梦想提供了广阔的舞台。四是打造魅力之城。无魅力不吸引,江夏“三山三水三分田”的生态颜值楚楚动人,“先有金口、后有汉口”的文化底蕴浸润人心,“铁水公轨”四通八达,成为“聚天下英才”的核心竞争力,“近悦远来”的城市魅力日渐突显,让“住着的不想走、来过的忘不掉、听到的慕名来”。

稿源:荆楚网

作者:张斐(中共武汉市江夏区委书记)

图片:江夏区委政研室提供

责编:詹蔷

【纠错】编辑:伍佳佳

Copyright © 2001-2024 湖北荆楚网络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

营业执照增值电信业务许可证互联网出版机构网络视听节目许可证广播电视节目许可证

关于我们 - 版权声明 - 合作咨询

版权为 荆楚网 www.cnhubei.com 所有 未经同意不得复制或镜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