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注我们
荆楚网 > 评论 > 东湖观点

【地评线】东湖评论:努力在任何时候都值得被尊重

发布时间:2022年07月12日17:37 来源: 荆楚网 ​

近日,“小镇做题家“一词冲上了热搜,其原意是褒赞一些从教育资源并不发达的县城通过自己不懈努力学习考取优异成绩,从而在大城市拥有立足之地的年轻人,可是在网络上,被一些人误读。甚至一些文章的字里行间充满傲慢,令不少网友感觉不适。什么时候平凡人的努力和奋斗,也成被嘲讽的理由?任何人的努力都是一道光,不仅照亮自己前行的路,还温暖了身边同行的人。

中国科学院大学工学博士黄国平在其博士论文致谢中写道“我走了很远的路,吃了很多的苦,才将这份博士学位论文送到你的面前。十二载求学路,一路风雨泥泞,许多不易。”从这段话中,我们可以读到人生飞舞的动力,即便出生平凡,我也要逆流而上,不论生活设置了怎样的障碍,也永远不会停下前进的脚步。那些对知识如饥似渴的人,那些坚信读书可以改变命运的人,即便是某一天如追日的夸父一般,倒在追逐理想的道路之上,我依然会觉得他们耀眼夺目,努力在任何时候都值得被尊重。

“你们被优越的环境塑造出来的能力,不是为了凌驾于没有享受过同等资源的人们之上。而是应该把这些能力用来帮助他们,对弱者予以尊重,尊重他们本来的样子。”这段毕业致辞,我会经常翻看,用来提醒自己,不论身处何处,都不要忘记读书的初心。每个人的成长环境都不一样,当你嘲讽指责他人的时候,也应当想想,你所拥有的资源和机会,并不是其他人都能具备的。礼仪之邦的血脉连结着我们每个炎黄子孙,谦抑宽容,理解尊重,才是我们这个社会值得倡导的主旋律。我们应该想到,你口中的“小镇做题家”,是那些偷偷在卷子背后写下“再漫长的黑夜终究也会等来黎明“的少年,是日复一日皱着眉头躬着脊背做题的孩子,是真心相信努力会有回报的那群鲜活而青春的生命,既是那些在大城市立足,为城市建设尽心尽力的劳动者,也是即便走出了小镇,依然心系家乡的志愿青年。

我们的国家,能有巨大的发展,也正是靠着“小镇做题家“们不计个人得失,攻坚克难,才有了今天的长足进步。是山沟里长大,却凭借着一己之力,将中国常规武器提升到世界前列的爆炸力学奠基人郑哲敏院士;是从广东揭阳农村走出来,隐姓埋名三十年的中国核潜艇之父黄旭华;也是出生在农民家庭,创建了全国唯一一所免费女高,专门供贫困家庭的女孩读书”燃灯校长“张桂梅......我们没办法选择自己的出身,但可以通过自己的努力,实现人生的梦想,做出自己的贡献。社会的进步和发展从来都不是靠某个人,而是聚合各方面的力量,大家一起齐心协力,方能迸发持久力。

无数的“小镇做题家“,做的是题吗?他们做的是不断学习,改变自己人生的努力,是关乎国家和民族命运前途的重要节点,是夜以继日的研究被技术垄断卡着脖子的工程;是投身脱贫攻坚一线,为老乡改变落后的面貌;是实验室里,攻克疫苗研发的难关。从千年前张载的,“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到百年前,周总理的“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都深深诠释了读书的意义。在那些看不到的地方,“小镇做题家”们在用自己的方式闪耀着炽热的光芒。

我们选择《义勇军进行曲》作为国歌,是因为它在许多最为困难的环境之下,依然不断的给我们动力和希望。当那些伏案做题的孩子,偶尔抬头,看向五星红旗,心中响起国歌的时候,他们眼中的光芒,让我觉得分外耀眼。

稿源:荆楚网

作者:殷安琪 (国家统计局当阳调查队)

责编:沈素芬

【责任编辑:沈素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