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注我们
荆楚网 > 评论 > 东湖观点

【地评线】东湖评论:芒种当“忙种”,盛世中国未来可期

发布时间:2022年06月06日08:47 来源: 荆楚网

“风吹麦成浪,鸟鸣夏始忙”。随着暮春初夏的缓缓离去,作为二十四节气中的第九个节气,芒种的到来标志着热情似火的仲夏正式拉开序幕。时至芒种,北方热力全开,南方则梅雨不断,绿树成荫、麦浪擢芒、稻秧满地之余,大地到处呈现一片生机盎然、蓬勃朝气的繁忙景象。

《月令七十二候集解》有言:“五月节,谓有芒之种谷可稼种矣”,释义“有芒的麦子快收,有芒的稻子可种”。芒种是收获和播种相融合的“双重季节”,也是充满喜悦和满载希望的“协奏曲”。乡间田野上,农家人“面朝稻田背朝天,挥汗如雨诉丰盈”,既有“田家一雨插秧时,成把担禾水拍泥”的辛勤背影,也有“栽秧割麦两头忙,芒种打火夜插秧”的喜庆笑容,在这“一收一种”之间,一幅幅“家家麦饭美,处处菱歌长”的“田园忙种”耕耘画卷舒展开来,让人着实赞不绝口、惬意丛生。

“节序届芒种,何人得幽闲”。对于农民朋友们而言,芒种时节,麦芒类的植物需要颗粒归仓,谷黍类的作物则应播撒下地,虽是忙碌不停,但口袋更富足、生活更美满、笑容更灿烂。而对于广大青年来讲,生逢其时,当葆有一颗芒种之心,在“芒种忙种”中忙而不“盲”、忙而有获,守护盛世中国。

“忙种”当及时,保持只争朝夕的热忱。“芒种不种,再种无用”。据报道,今年我国春播粮食面积约9.4亿亩,迄今小麦收镰面积1.21亿亩,夏粮主产区小麦收获超过四成,日机收面积超2000万亩……一系列实实在在的数据都足以表明:当前“三农”工作进展井然有序、稳步向好。今年是“十四五”实施关键之年,全面推进乡村振兴,需要及时“忙种”。“最美支书”黄文秀不管山高路远,在百坭村种下“爱”和“希望”,“当代愚公”毛相林以悬崖为伴、苦干实干,带领乡亲们开凿出“绝壁天路”……向“忙种者”学习,胸怀“国之大者”,大力实施“藏粮于地”“藏粮于技”战略,只争朝夕、不负韶华,才能让“中国饭碗”装得更满、端得更牢、成色更足。

“忙种”应奋斗,激扬永不言弃的斗志。“十年寒窗无人问,一举成名天下知”。芒种过后,便是高考,承载着父母、老师和自我的厚重期盼,广大莘莘学子将奔赴考场,在奋笔疾书中施展才华,在浇灌汗水中放飞梦想。但“千军万马桥上过,岂是人人皆如愿”,我们既为金榜题名、一举高中的才子们感到骄傲、喝彩祝福,也为劳而未得、愿不随心的“落榜者”们加油呐喊、提气鼓劲。须知,人生“赛道”上,高考只是起点,胜负尚未可知。只要我们以“忙种”姿态奋力拼搏、锐意进取,丰满学识、磨砺本领,定能在“大舞台”上绽放光芒、收获掌声,如此也必定成为可堪大用、能担重任的时代新人。

“忙种”需毅力,镌刻如丝如缕的细心。万里江山多锦绣,一枝一叶总关情。从“半条被子”到“半截皮带”,从井冈山精神到苏区精神,我们党的初心使命就是为人民谋幸福、为民族谋复兴。新的征程上,无论是老百姓“小事”,还是国家发展“大事”,无论是乡村振兴、经济发展,还是统筹疫情防控、生态文明建设,既需要我们勇做“一为马前卒、鞭背生虫蛆”的“勤务员”,热情服务、细心周全,在“脚下泥土”中沉淀为民真情,也需要发扬精益求精、谨小慎微的工匠精神,在科技攻关上悉心钻研,在攀登高峰中久久为功,为把我国建设成为现代化强国而不懈奋斗。

《诗经》有云:“不稼不穑,胡取禾三百廛兮?”对农人们来说,脚下的田地,是他们奋斗的源泉;对我们而言,基层一线则是我们施展的舞台。“待入尘寰,与众悲欢,始信丛中另有天”。奋斗路上,怀揣“忙种”之心,以“芒种智慧”为伴,“芒”于蓬勃生长、“芒”于磨砺自我、“芒”于沉心静气,勤奋好学、努力拼搏,不负光阴、勇毅前行,在平凡的岗位上辛勤耕耘,人生处处精彩无限。


稿源:荆楚网

作者:付云(襄阳襄州)

摄影:王丽(湖北襄阳)

责编:王舒娴

【责任编辑:伍佳佳】

Copyright © 2001-2024 湖北荆楚网络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

营业执照增值电信业务许可证互联网出版机构网络视听节目许可证广播电视节目许可证

关于我们 - 版权声明 - 合作咨询

版权为 荆楚网 www.cnhubei.com 所有 未经同意不得复制或镜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