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注我们
荆楚网 > 评论 > 东湖观点

【地评线】东湖评论:在读书中提升人生境界

发布时间:2022年05月28日12:10 来源: 荆楚网 ​

近日,央视主持人朱广权关于为什么读书的段子令人捧腹,幽默诙谐的语言背后真实体现出读书的重要性,引发朋友圈广泛转载。自古以来,读书作为积累知识、开阔视野、淬炼灵魂的重要方式,一直备受推崇。为什么要读书?“书中自有黄金屋,书中自有颜如玉”,养成静下心来多读书、读好书的习惯,自然能在读书中提升人生境界,在书中寻得三部“真经”。

“停杯投箸不能食,拔剑四顾心茫然”时,通过读书寻得激发内生力量的“真经”。茅盾文学奖得主梁晓声曾说“读书的目的,不在于取得多大成就,而在于,当你被生活打回原形,陷入泥潭时,给你一种内在的力量”。“不如意事常八九,可与人言无二三”,生活酸甜苦辣,事务纷繁复杂。在被生活的烦恼与重担压到喘不过气来时,在被生活的迷雾蒙蔽双眼找不到方向时,不妨读一本好书。读《钢铁是怎样炼成的》,在保尔艰难成长之路中体会什么是真正的坚强;读《百年孤独》,在布恩迪亚家族史中感受并接受孤独;读《肖申克的救赎》,在安迪十九年的坚持中感悟信念的力量……书本是最好的“强心剂”、“指南针”,读书可以帮助我们摆脱现实的沉重,驱散生活的阴霾,让我们从别人的故事和人生经历里找到自己的身影,听清自己内心深处的声音,找准人生奋斗的方向。

“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时,通过读书寻得提升格局的“真经”。曾国藩说过:“人之气质,由于天生,本难改变,惟读书则可以变其气质。”气质来源于格局,读书改变了气质实则是读书提升了格局。能否把读书融入生活方式中,反映出一个人的旨趣所在,进而折射其格局境界乃至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等。“读史使人明智,读诗使人灵秀,数学使人周密,科学使人深刻,伦理学使人庄重,逻辑修辞之学使人善辩:凡有所学,皆成性格”,在坚持不懈的阅读积累中,书本知识将在潜移默化中使我们视野变得更加开阔、见识更加高远,好比站在高山上,看到很远很多的东西,“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

“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时,通过读书寻得增强本领的“真经”。在“知识爆炸”、科学技术快速发展的时代,如若不养成读书的好习惯,知识储备跟不上知识更新的速度,便会引发“本领恐慌”“能力危机”,就如高效蓄电池不及时充电便无法持续释放能量。要想跟上时代发展步伐,在认识世界、改造世界中创造更多可能性,读书学习是最简单、直接的方式。在思考书上的内容是否正确有道理时,在思考如何把书本上的知识灵活运用为行动导向时,在思考如何用当下的实践去对照、检验理论时,书中的知识已在不知不觉中逐渐化为我们自身的本领,增强了我们干事创业的底气。

“读书好,多读书,读好书”,希望有更多人把读书当成一种生活态度和精神追求,攀登书山与知识同行,遨游学海,以真理为伴,在书中得到智慧启发。

稿源:荆楚网

作者:张晓银(宜昌夷陵)

责编:詹蔷

【责任编辑:詹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