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上海网信办官方公众号“网信上海”表示,又有15个造谣传谣群组被封停,累计处置群组58个。类似“社区发放豪华海鲜大礼包”“1100万人近期将离开上海”等传言层出不穷,造成了较为恶劣的社会影响。5月8日,共青团中央公众号发布《散步谣言的人受到了这样的惩罚……》,告诫青年做到“谣言三连”:不听、不信、不传。
在突发事件来临时,谣言总是会层出不穷。一方面,有人传谣是为了博人眼球获得高点击率;有人是想兜售自己的商品故意造谣;也有人是无意造谣,但无形中助长了谣言传播。在如今自媒体时代,以前的“口耳相传”变成了“指指相传”,传播渠道多元传播速度加快,都为谣言传播提供了便利;“宁可信其有,不可信其无”的“吃瓜”心态,也让谣言有了传播的空间。另一方面,在疫情防控常态化的背景下,如果辨别能力较弱,很容易跟风,会不自觉的在朋友圈传播。种种情况说明,面对谣言,我们需要养成理性的思辨,尤其是经不起任何推敲的内容,需要大家擦亮双眼。
网络谣言具有较大危害。小而言之,破坏个人名誉,给受害人造成极大的精神困扰;大而言之,破坏社会诚信,严重扰乱社会秩序,影响和威胁社会稳定,损害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譬如,上海警方刚刚澄清的“1100万人近期将离开上海”谣言,只要稍微有些常识,就可以很快识破这种“夸张式”博眼球的谣言。好在这些谣言都得到了及时澄清,试想,如果这个谣言没有及时澄清,人们会产生很大的恐慌,严重扰乱了社会秩序,也破坏了大上海来之不易的抗疫成果。因此,谣言止于智者,网络谣言要予以及时制止,避免演化为网暴事件。
治理谣言非一日之功,一方面有赖于每一位网民自觉增强社会责任意识,提高道德觉悟,遵守法律法规。譬如,“未知全貌,不予置评”。此外,提高自我认知和判断能力,做一个对自己行为负责的人。“良言一句三冬暖,恶语伤人六月寒”。互联网行业更要坚持职业操守,严格行业自律,坚决遏制网络谣言的蔓延传播,负责任、有担当,为网民维护一个清新明朗的网络空间。譬如,近日,微博、抖音等各大媒体平台相继推出开放IP地址功能,也是有效遏制谣言的一个办法。
稿源:荆楚网
文字:刘伟东 王明龙(三峡大学本科生)
绘图:海那尔·达列力汗(三峡大学本科生)
指导老师:刘咏燕(三峡大学“刘咏燕网评工作室”负责人)
责编:沈素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