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广西龙江河畔的河池学院因特色竞技项目“独竹漂”而“出圈”。一根青竹、一身“轻功”不仅书写民族体育传承的崭新篇章,更为高校体育课程改革摹画出一道明晰思路。
少数民族传统体育是中华民族五千年悠久历史发展的产物,也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少数民族传统体育项目能否进入高校,丰富高校体育课堂?传统上对于民族体育的看法多为娱乐性和观赏性强,而健身和竞技性不足。实际上,少数民族体育以身体练习为基本手段,在欢快的身体运动中承受一定的生理负荷量,有助于人体的机能形态、体质体能向着健康强壮的方向发展。例如彝族、哈尼族的摔跤锻炼人的力量与意志;哈尼族的踩高跷、傣族的跳竹竿可以训练腿部力量和人体协调性;布朗族的爬杆能增强上肢力量;景颇族、傈僳族的“上刀山、下火海”改良后可以锻炼人的健康心理;怒族、独龙族、壮族等民族的射箭、打陀螺可以强化臂力和判断准确性;佤族的民族舞蹈可以结合现代健身舞,开发出适合大学生的新式健身操。此外,各民族中流传的舞蹈、武术等,刚柔相济,动静结合,动作自然流畅,简单易行。
揆诸当下,高校体育教学中存在传统项目较少、参与人数比重较低、教育经费不足、器材场地短缺等短板。民族团结籽籽同心,地域根脉枝蔓相牵。如何将少数民族传统竞技项目合理化运用、最大化呈现于大学体育课程中?如何巧借高校体育课的“活杠杆”,撬出民族、地域体育文化研究的“深内涵”?
要因地制宜,彰显地域风情、民族特色。2020年10月,中共中央办公厅印发《关于全面加强和改进新时代学校体育工作的意见》指出,推广中华传统体育项目,认真梳理摔跤、射艺、龙舟、毽球、五禽操、舞龙舞狮等中华传统体育项目,因地制宜开展传统体育教学、训练、竞赛活动。这给我国课程体系建设提出了一个新课题,即学校实施的课程既要体现国家的意志,又要尽可能满足学生个性发展的需求,同时还要考虑地方和学校的差异性。广西河池学院的特色竞技项目“独竹漂”立足本地少数民族传统体育特色,开发出适合少数民族运动会的竞技项目,培养出体现地方学校体育课的“独门绝技”,为高校体育课程改革趟出一条新路。
要因人而异,编写适合大学生群体开展的少数民族传统体育教材。针对不同年龄段和男女生兴趣爱好,把少数民族传统体育和科学合理的运动健身方法相结合,激发体育教师参与少数民族传统体育校本课程建设的热情。对已纳入校本课程的民族体育项目加工改造,合理有效地对民族、地域体育文化的内部结构进行重新整合,不仅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多元文化素养,更为促进地域、民族体育文化的和谐创新提供强大内在动力。
深耕大学体育课程改革土壤,让更多体育资源向民族、地域体育倾斜,方能弥补修缮体育课程资源的瘠薄之处,使校本课程发挥应有之义。让大学生群体在强身健体中接受中华传统文化熏陶,为形成终生体育思想奠定基础。
稿源:荆楚网
作者:郑昕(深圳大学)
责编:丁楚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