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注我们
荆楚网 > 评论 > 东湖观点

【地评线】东湖评论:万事贵于专,凡人亦可“封神”

发布时间:2022年05月10日16:07 来源: 荆楚网

近日,90后北大助理教授韦东奕频上热搜。起因是他只用了一个晚上,便破解了6位博士4个月都没能攻克的难题。当团队准备付钱时,韦东奕却表示,“太简单了,没必要收钱”。这番真诚而质朴的操作,被网友们戏称为“降维打击”,足以见得公众对于韦东奕的崇拜。作为数学界的大佬,简单低调是韦东奕的一贯作风,他的世界如此单纯,不过是热爱数学,深耕于此,依道而行罢了。

事实上,这并不是韦东奕在公众面前的初次“亮相”。第一次为网友们所熟知,得益于去年一场网络视频采访。韦东奕手拿馒头和矿泉水瓶,造型略显“邋遢”,平淡描述过人经历时产生的强烈反差,令其迅速走红网络。然而,从爆红至今,韦东奕都没有受到舆论掣肘。面对席卷而来的互联网经济浪潮,多少网红做梦都想变现的“流量”,似乎在韦东奕眼里不值一文。作为国内顶尖高校的青年教研人员,韦东奕始终埋首扎根在数学领域的研究和教学中,没有因外界的过多关注而迷失自我。

朴素的装扮、淡然的谈吐,看似普通的韦东奕,却被江湖人送“韦神”“北大数学系扫地僧”之美名。翻看他的履历,“大神”晋级之路可谓一路“开挂”。从小便对数学情有独钟的韦东奕,以解题为趣,数学考试满分早已是家常便饭。高中时以连续两年满分的成绩获得国际数学奥林匹克(IMO)金牌,被保送北大求学期间,国际国内数学大奖拿到手软,哈佛大学更是愿意破格招收。一路求学,韦东奕从不被花花世界迷惑,一头钻进数学世界并乐此不疲。执教生涯,他也一直过着宿舍、水房、办公室“三点一线”的生活,甚至没有上网冲浪的习惯,因疫情需要查看健康码才购置了智能手机。纵观韦东奕这一路的“神迹”,他超乎常人近乎于“神”的表现,无外乎源自于内心纯粹的热爱,才能自动隔离外界干扰,一心扑在探索数学奥秘的征途上。

像韦东奕这样异常专注的行为,可能会被人认为是“学痴”。实际上,这恰恰是达到了一种忘我的境界。“中国人民艺术家”齐白石精于研究花鸟虫鱼,诸如“虾背从第几节弯起”等问题可谓如数家珍;文学大师林语堂一生爱书如痴,信奉“三日不读书,便觉得语言无味,面目可憎”之理念,求学时便将校内藏书尽览无余。事实证明,人类社会各领域诞生的杰作,都与这样的“学痴”息息相关。

择一事而终一生,不仅仅代表着对所热爱事物的专注,有时候也需要化繁为简,剔除杂念,拒绝诱惑,将“多选题”变为“单选题”。正如犹太谚语所说,“每个人都应当注意感受自己内心最向往的方式,然后竭尽全力地选择这个方式。”断舍离是为了腾出更多时间潜心思考,而一旦建立这样的人生信条,将会产生撼动高山的力量。我国翻译界泰斗许渊冲先生,一生醉心于古典与现代文学的浪漫意境中,在中、英、法文的世界里自由穿梭,因为学有所专,被誉为“诗译英法第一人”。由此可见,心之所向,便无其他,惟此,方可达成所愿。

万事贵于专。互联网时代,快节奏是常态,凝心聚气的专注则愈发成为一种难能可贵的品质。站在时代的风口浪尖,更需要“不畏浮云遮望眼”的定力,以“不变”应“万变”。哪有什么轻轻松松“一战封神”的传说,不过是“咬定青山不放松”,沿着既定目标,倾尽全力浇灌精神花园,从而结出累累硕果。

稿源:荆楚网

作者:余文婷(宜昌猇亭区)

责编:刘文颖

【责任编辑:刘文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