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注我们
荆楚网 > 评论 > 东湖观点

【地评线】东湖评论:借城市更新春风之力 推进区域高质量发展

发布时间:2022年05月18日18:15 来源: 荆楚网

近日,省委常委会召开会议,传达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政治局会议分析研究当前经济形势和经济工作时的重要讲话。会议强调,湖北省要全力稳定经济、实施城市更新行动、乡村建设行动,推进以县城为重要载体的城镇化建设。面对当前我省发展的新阶段、新形势和新要求,城市更新对稳定经济、保障民生、改善环境具有重要支撑作用,也是今后我省推动城市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抓手和助推。

更新是城市建设的长久之计,策略应合时权变。七普数据显示我省城镇化率为62.89%,进入相对成熟的中后期阶段,根据国际经验,城建发展应逐步转向以内涵提升为主、坚持存量更新和增量调整并重。湖北秉承“一主引领、两翼驱动、全域协同”区域发展,省域发展各有千秋,武汉一主引领、带动宜昌、襄阳两翼协同发展,若干个“省域区域性中心城市”联动迈步。立足现有区域发展格局,在实施城市更新工作时,当结合区域发展阶段、文化特色,坚持一城一策、突出地域特色,将城市更新工作效益最大化,实现更高质量、更有效率、更加公平、更可持续、更为安全的发展。唯有因城施策,因地制宜,城市更新工作才能带动全省在经济、民生、环境等多方面实现高质量发展。城市更新工作守住“绿水青山”,构筑“金山银山”,构建与区域发展布局相适应的产业体系,传承历史文脉,坚守生态底线。楚天辽阔,既要看得到雄伟壮阔的大国大城,也要容得下山明水秀的世外桃源。

更新为城市发展活血化淤,调查要见微知著。城镇化的快速发展伴随着高强度的土地开发和大规模的人口集聚,使得城市系统自身复杂性不断攀升、各种不确定性和风险积聚增加。开展城市更新,全面进行堵点、难点、痛点的查漏补缺,不断完善城市功能与结构,加快健全水、电、气、路、管网等系统建设,能有效防范化解城市治理中的重大风险,进而保障城市高质量发展。但医病非难,难在疑似之辨。各区域发展阶段与策略千差百异,唯有扎实“望闻问切”、方能妥当“辨证用药”,既要切实开展城市更新工作,也要做好事前调查论证分析。七普数据显示近十年来,我省大城市人口持续净流入,其中武汉净流入超254万人,而中小城市人口呈净流出状态,其中潜江净流出5.97万,现有人口不足90万人,在区域经济发展、城市更新改造的大背景下,调查应秉承“以人为本”、“实事求是”的原则,结合实际、找到病根、靶向治疗,切实提升不同区域居民的生活品质,增强居民生活幸福感、获得感。

更新是发展的顺风快车,规划必善作善成。修残补缺、殖产兴业只是城市更新万里长征的第一步,城市更新的质效不仅需要精工细作的功能建设、更需要一以贯之的政策投入。不仅要看基础设施建设的投入力度,更要看政策布局规划的保障力度。为支持城市更新工作顺利推进,要建立健全更为完善的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指标流动机制,通过市场化手段调配、盘活资源,促进指标与资金在全省各区域充分流动,有效化解区域间供需不均衡矛盾。针对大城市年轻人多、产业兴旺的实际情况,应加快推动保障性租赁住房项目落地,围绕年轻人生活范围及产业集群调整规划,配套人才安居政策,为产业发展吸纳人才。针对中小城市人口流出、产业转型的特殊时期,应加大老工业区厂房拆除、落后产业淘汰力度,围绕新时代需求及功能定位打造新兴产业,充分发挥协同效应,全面提升城市形象;针对城市间不平衡的发展状况,应联合建立健全城市圈协同发展机制、汇聚多方力量,科学有效地推动城市集约发展,进而全面提升城市功能和品质。

作始也简,将毕也巨。城市更新要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结合战略性发展布局,不断增进民生福祉。要以城市更新为依托,完善城市的外在仪表形象和重塑城市的内在精神内涵,全力推动全省高质量发展。

稿源:荆楚网

作者:张阮容(武汉洪山区)

责编:刘文颖

【责任编辑:刘文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