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了《乡村建设行动实施方案》,《方案》指出:党的十八大以来,各地区各部门认真贯彻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把公共基础设施建设重点放在农村,持续改善农村生产生活条件,乡村面貌发生巨大变化。乡村振兴可以带动乡村旅游发展,从根本上激发乡村发展活力。
作为江夏的“凤凰之翼”,江夏区五里界是许多江夏人乃至武汉人的周末节假日的“首选去处”。在前期公开发布的《“夏”个五年怎么干?》系列报道中,五里界提出了向“国家级休闲旅游度假中心”的目标迈进,并指出接下来五年,通过“升一轮明月”“织一条银河”“布满天繁星”,将继续把文旅产业作为主导产业来打造,不断向产业高端进军,提升核心竞争力。
除了久负盛名的小朱湾,近日,笔者实地调研了五里界云稼慢乡、鹰猎牧场、锦绣山庄等文旅融合产业建设,不由为当地在文旅产业上的深耕细作、持续创新点赞。乡村振兴,产业兴旺是关键。作为带动文旅产业发展的关键一环,乡村旅游的发展还需构建地域特色鲜明、承载乡村价值、创新创业活跃、利益联结紧密的产业链条,将乡村独有的山水自然资源优势有效放大,推动农业转型、促进农村经济发展注入不竭动力。
避免“千村一面”,注重打造地方特色。乡村旅游的核心竞争力在于有乡村风情、文化底蕴,有独具当地特色的原汁原味。近些年,乡村旅游遍地开花,但旅游项目质量却参差不齐,同质化问题比较突出,一些地在旅游项目规划、经营模式、体验项目设置等方面爱“抄作业”。这不仅导致当地乡村旅游缺乏特色,容易导致旅游者“审美疲劳”,也不利于乡村旅游自身的可持续发展。因此,要立足实际、科学规划,进一步突出乡村旅游的特色。要挖掘地理位置、人文历史、田园风光土壤气候等宝贵“财富”,充分合理利用独有的自然资源,注重打造特色亮点、旅游品牌,将民风民俗与乡村旅游融合,提升当地旅游的独特魅力。
避免“只抓一头”,注重完善配套服务。致力于打造亮点的同时,完善配套设施也显得尤为重要。受疫情影响,越来越多的人在周末节假日选择在周边打卡、露营,这对本地旅游而言,既是发展机遇,也是对接待服务能力的考验。体验感好的地方,游客们往往不吝赞美,发出的朋友圈、短视频可以说是当地旅游最好的广告。但是,也有一些地方,由于指示牌设置不够完善、收费不够公开透明、就餐时等候时间长、户外如厕不够方便等等被“吐槽”“拔草”。这些都反映出当地在交通、餐饮、服务等各方面存在的不足。因此,不能只抓景点打造,还要花大力气建设好配套设施。要打通各景点预约平台数据,实时掌握旅游人数,设置清晰的指示牌,并进行交通引导,必要时根据疫情防控要求进行适当分流。要设置一定数量的公共厕所,在较为不便的地方设置移动厕所,尽可能为游客提供便利。要联合市场监管部门,公开收费项目、标准和依据,让大家明明白白消费。多方面发力,尽可能提升大家的体验感,让更多人“来了不想走”“走了还想来”。
避免“零敲碎打”,注重做好整合文章。乡村发展是一项系统工程,涉及土地规划、项目布局、景观设计、旅游管理、环境保护等方方面面。因此,要避免“各自为政”“零敲碎打”,通过科学规划、协同管理做好整合文章。要避免“只顾当下红火、不顾未来持续”的短视思维,“抓到篮子里的都是菜”,而要将乡村旅游与农业、农民和农村发展高度结合起来,提高土地等自然资源利用效率。同时,对不适合当地发展、效应较低的项目及时转型。要利用好“旅游+”“生态+”“数据+”的模式,将文旅与教育、文化、康养产业深度融合,满足游客观光吃饭、运动休闲、养生养老、乡村体验等要求,以乡村旅游撬动全域旅游乃至县域经济发展。
稿源:荆楚网
作者:张小草(武汉江夏区)
责编:杨虹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