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注我们
荆楚网 > 评论 > 东湖观点

【地评线】东湖评论:把党的温暖送到群众心坎上

发布时间:2022年05月27日17:17 来源: 荆楚网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始终把人民安居乐业、安危冷暖放在心上,用心用情用力解决群众关心的就业、教育、社保、医疗、住房、养老、食品安全、社会治安等实际问题”近日,各地纷纷开展下基层、察民情、解民忧、暖民心实践活动,这是推动党史学习教育常态化长效化的关键举措,也是走好新时代党的群众路线的重要着力点,下基层活动察的是实实在在的民情,润的是千千万万的民心。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就做好民生工作作出一系列重要指示,深刻指出民生是最大的政治,增进民生福祉是发展的根本目的。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国内外环境日趋复杂,基层面临疫情防控、民生保障等更多挑战和压力,这些都考验着党员干部的能力和水平。新时代的党员干部不仅要能“接天线”,还要能“接地气”,把群众的呼声带上去,把党和政府的温暖送到群众心坎上。

坚持问题导向,摸清底子察民情。基层情况千变万化,基层工作千头万绪,简单地走过场、做任务达不到下基层的根本目的,只有真正深入基层一线,才能准确把握群众的实际需求和发展亟待解决的痛点难点问题。群众反映的琐碎小事,都是他们碰到的实实在在的大事,更是干部需要放在心中的要事,要坚持问题导向,通过入户走访调研等多种方式,深入基层摸清群众所思所想所盼,掌握第一手资料,发现平时难以听到、不易看到、意想不到的新情况,才能切切实实做到“身入心入”,把基层民情装进脑子里,把基层民意听入耳朵中,把人民群众放到心尖上。

坚持目标导向,出好点子解民忧。目标导向既不是嘴头上空喊的口号,也不是锁在抽屉里的方案,而是真真实实为老百姓解决实际问题的好点子好出路。要以解决群众问题、化解基层矛盾、提高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为目标,发挥自身优势,好的政策讲给群众听,好的技术带着群众学,好的致富路领着群众找,力所能及地多做雪中送炭、纾困解难的工作,多办与老百姓息息相关的民生实事,自觉参与到疫情防控、乡村振兴等工作中去,最大化地发挥下基层活动的实际作用,提升干部服务群众、服务基层的能力,为基层发展添砖加瓦。

坚持效果导向,干出样子暖民心。“金杯银杯,不如老百姓的口碑。”下基层活动开展的怎么样,只有经过群众检验才知道效果,群众的眼睛是最雪亮的,群众心中的称是最标准的。不能不顾实际效果“孤芳自赏”,要坚持效果导向,把群众看到变化、见到成效、得到实惠作为评判工作的标尺,看基层实践成果是不是更多更公平地惠及最广大人民群众。及时听取群众的反馈和建议,自觉接受群众的监督,群众不满的及时反思整改,群众认可的做法继续坚持,真正把暖民心的好事办好、实事办实。

脚下沾有多少泥土,心中就有多少芬芳。广大党员干部要坚持问题导向、目标导向、效果导向,主动深入基层,办好人民群众牵肠挂肚的民生大事,做好人民群众天天有感的关键小事,在基层肥沃的土壤中汲取养分,在为民服务的实践中彰显担当,把党的关怀与温暖播撒在广阔的基层大地上。

稿源:荆楚网

作者:邹隽若(武汉江夏)

责编:丁楚风

【责任编辑:丁楚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