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端午临中夏,时清日复长。”又到一年端午节,大街小巷处处飘着粽子、艾叶的香味,人们在这天纪念伟大的爱国诗人屈原。屈原高洁的精神和人格魅力、优美的诗章历经两千余年,仍然闪耀着璀璨的光芒,值得我们细细品味。
屈原热爱家国、志存高洁、上下求索的精神,根植于内心的朴素与安然。屈原始终坚持心之所向,遇到困难百折不挠,他将处世的人生态度蕴于他的诗篇之中,以其“举世皆浊我独清,众人皆醉我独醒”的人生态度和对理想社会的执着追求为我们提供了有益借鉴。因此,作为文艺工作者,应该加强自我塑造,在思想道德修养上追求卓越,不断提升文学和艺术素养,努力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推广贡献自己的力量。
始终保持“亦余心之所善兮,虽九死其犹未悔”的初心。屈原一生追求“美政”理想,力求楚国强盛,力求救民众于倒悬,即便被排挤、被流放,依旧信念坚定,不断求索。作为文艺工作者,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中,亦需要始终保持初心。武汉华夏理工学院的吴芸老师,一直坚持传播中国传统礼仪文化,致力于将中华礼仪之道搬上国际视野。为了实现这个目标,她一方面在学校为广大学子开设礼仪课程,也将学生带出校园,在传播和推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历程中让更多的年轻人参与进来。另一方面,突破重重考验,带领校礼仪队参加2019年世界军人运动会以及2022年北京冬奥会的颁奖礼仪活动,让中国“礼仪之邦”的典雅风采绽放在国际舞台,使全世界认识楚文化、认识中国。作为文艺工作者,应始终坚守初心、坚守理想,遇到再大的困难依旧无怨无悔、百折不挠,尽力竭力为繁荣文化事业做出自己的贡献。
始终葆有“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的求索创新精神。文艺工作者要深刻把握新时代新征程的历史方位,把个人追求融入时代发展,推出更多思想精深、艺术精湛、制作精良的作品。如果文艺创作没有新意、没有亮点,那么就没有升华。武汉音乐学院的谭军老师,一直致力于将中国传统音乐用现代的演奏方式,重新展示在当代视野,以一种全新的方式让人们认识编钟古乐。他在追求“善”和“美”的历程中,虽然有遭受挫折和创作瓶颈的时候,但他克服外在干扰,潜心投入到创作之中,把自己献给音乐;为了让更多的人了解中国传统音乐,他将古典与现代相结合,既还原了乐器的古老魅力,也丰富了艺术形态。作为文艺工作者,要始终走在求索创新的大道上,不断学习、不断探索,为祖国和人民贡献更多文艺精品。
传承屈原精神,汲取奋进力量。广大文艺工作者要将情怀与担当化为传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动力,将不忘初心、求索创新精神融入不懈奋斗中,立足现实,创新方式,坚定不移地在传承和弘扬中华优秀统文化的道路上砥砺前行。
稿源:荆楚网
作者:芦颖 (武汉华夏理工学院)
责编:杨虹磊
Copyright © 2001-2025 湖北荆楚网络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
互联网新闻信息许可证 42120170001 -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鄂B2-20231273 -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鄂)字第000号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 1706144 -
互联网出版许可证 (鄂)字3号 -
营业执照
鄂ICP备 13000573号-1 鄂公网安备 42010602000206号
版权为 荆楚网 www.cnhubei.com 所有 未经同意不得复制或镜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