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中央十分关心民生工作,民生首先是就业,我们对高校毕业生就业问题特别关心。”6月8日下午,习近平总书记在宜宾学院,实地考察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时如是说到。走出象牙塔,高校毕业生宛若雏鹰踌躇满志。助力大学生顺利就业,需要多方协作,凝心聚力,共同绘出就业的美好蓝图。
“逆风飞翔”还需“看得见的手”保驾护航。“就业是最大的民生工程、民心工程、根基工程”。解决好高校毕业生这一重点群体的就业问题,支持帮助学生们迈好走向社会的第一步,政府不可缺位。一方面,要充分发挥体制的优越性,做好兜底工作政策性岗位如公务员招录、“特岗计划”“三支一扶”“西部计划”等国家基层就业项目、国企招聘、中小学幼儿园教师招聘、大学生征兵等工作的招录工作,稳住毕业生就业“基本盘”,为雏鹰们提供一片广阔天空。另一方面要联合“看得见的手”,做好资源整合,扩大毕业生的选择面,为毕业生和企业提供“双向奔赴”的大平台。
“扶上马,再送一程”,高校要为学生插上飞翔的翅膀。面对严峻的就业形式,学校要做好学生的“娘家人”。即要把优秀的学生“推出去”,充分发挥学校与对口企业联络密切的优势,主动推介优秀学生就业,让学生学有所成,学有所用。又要把优质资源“引进来”,打破学生就业“单打独斗”的不利场景,主动出击,认真筛选,通过线上、线下联系企业,为学生带来更多就业岗位,同时也可以借助学校平台优势,与企业通合作,开展订单班、定向班、产教融合、校企共建等产学研共建工作,让学生“毕业即就业”。
作为就业的主体,政府和学校可以提供优质的资源和稳定的环境,但雏鹰想要翱翔蓝天,还需苦练本领,认准方向。打铁还需自身硬,面对激烈的就业竞争,学生们不但要努力磨炼专业技能,还要根据市场需求,有针对性地进行能力提升。同时,毕业生们还应综合考虑自身条件和社会需求,树立“志不求易者成,事不避难者进”的求职观念,同时也要把握时间节点,在考研、考公、求职之间做好选择,以免浪费准备时间,入宝山却空手归。
在党和国家的关切之下,各方力量正千方百计帮助高校毕业生就业,聚起全社会的磅礴合力,在这股力量之下,毕业生定能雄鹰振翅凌空飞,天高地阔任我翔。
稿源:荆楚网
作者:魏尊儒(武汉江夏区)
责编:詹蔷
Copyright © 2001-2025 湖北荆楚网络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
互联网新闻信息许可证 42120170001 -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鄂B2-20231273 -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鄂)字第000号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 1706144 -
互联网出版许可证 (鄂)字3号 -
营业执照
鄂ICP备 13000573号-1 鄂公网安备 42010602000206号
版权为 荆楚网 www.cnhubei.com 所有 未经同意不得复制或镜像